5月下旬,沧州市科技局、沧县科技工信和商务局联手,带领15位机械制造产业企业负责人,赴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展开京津冀协同创新企业天津行活动。
眼界大开
“现在,长安、比亚迪等汽车品牌都是我们的顾客。我们每月订单稳定、产能充足。”从一家五金配件企业到如今的汽车模具制造公司,沧州鑫晟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一路爬坡过坎。公司总经理高宝金坦言,自从2013年投资350万元引进机器臂焊接生产线以来,企业的运营成本下降了10%,效率提升了30%,初步尝到了智能装备的甜头儿。
但相较同业而言,公司依然有大幅上升的空间。比如最近,企业正在为冲压设备的智能化替代挠头。不久前的一次“走出去”,给了企业莫大的信心。
在天津大学,一同走出去的企业经营者了解到,这里有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先进内燃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包括高效混合动力与先进设计技术、动力系统智能控制与运维、新型净零碳动力系统技术等具有开拓性、前瞻性的前沿方向,可以在一些重大基础性问题或行业关键共性瓶颈技术上给予研究指导。
“走出去”的企业,眼界大开。
“我们建立了27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路口的灯杆上除了摄像头,还有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运用这些路口感知设备,可以提前看到车辆行驶的状态并进行路灯的智能控制,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天津大学教授宋康介绍。除了汽车机械制造,天津大学研发的提高柴油机转速工具、无人碾压机、无人驾驶采棉机等,也为畜牧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拓宽了发展思路。
提升产业链价值
“沧县的汽车配件产品很多,但是想要进军再制造领域,需要通过哪些相关认证?怎样确保工艺达标?怎样控制碳成本?”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超开门见山。他表示,中汽研华诚可以为有需求的沧州企业提供全套设计方案,同时,还可以在汽配行业下一步发展所需的电池再制造技术方面给予相关支持。
1974年,沧县皂坡村的汽车配件企业,拉开了沧县以汽车配件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序幕。近年来,沧县这一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依然面临产品层级较低、缺乏研发规划和资源整合的发展掣肘。
“我们愿意支持沧州企业,促进形成‘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共赢局面。”天津市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协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许文静表示,协会可以为企业提供行业资讯、会展服务、商贸资源对接等一系列服务,并将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培养订单人才。
不仅是汽车冲压件、标准件和助力器,畜牧养殖设备等机械制造相关产业也在沧县萌芽,产品远销韩国、俄罗斯等地。
沧县科技工信和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沧县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地理优势,一方面,可依托盐山、孟村两大管道产业聚集区和渤海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开展器械加工制造,或以泊头汽车模具、沧县零部件和河间再制造等相关产业为基础进行配套集成组装;另一方面,相较于其他畜牧机械集散地,沧县还能以沧州先进的生物医药产业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为跳板,对畜牧装备产业链进行延伸,增加养殖耗材和畜禽实验室装备等产业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