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第07版:07

51岁的张彦茹是运河区御景狮城小区的一位居民,10年前爱上长跑,坚持至今——

在奔跑中体会生活“快”与“慢”

张彦茹在晨跑

■ 本报记者 尹 超

“周末天气好,跑了20公里。”5月26日清晨,运河区御景狮城小区的居民张彦茹和跑友们沿着运河晨跑,一来一回,又是一个半程马拉松的跑程。关于跑步这件事,51岁的她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10年。

说起当初加入长跑队伍的初衷,张彦茹说,主要有三个原因:陪伴孩子、缓解工作压力、保持身材。

2014年,张彦茹的孩子读初三,学习紧张,起得很早。张彦茹比孩子起得更早,照料好孩子后,她会去人民公园遛弯儿,碰巧有单位同事在公园晨跑,就喊她一起跑。那时她工作压力也大,身材有些发胖,正好也想运动,就这样加入了长跑队伍。

起初她只能跑2公里,后来跑5公里,慢慢地,张彦茹的跑步里程不断增长,能跑到10公里的时候,她迈入了“跑马”行列。“第一次‘跑马’参加的是半程马拉松比赛,当时很艰难地跑完全程,用了2小时40分钟。”张彦茹说。

初跑的经历点燃了张彦茹参与马拉松赛事的激情。此后,张彦茹积极参与全国各地各项马拉松赛事,从“半马”破“2”,到“全马”最好成绩是4小时33分。

起初,张彦茹觉得,跑马拉松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断突破瓶颈、创造极限。“那会儿年轻,追求成绩。经历过极限之上的冲刺,感慨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现在,跑步于我而言,已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张彦茹说,比起冲刺的激情,如今的她,更享受坚持运动带来的快乐。

借着“跑马”,张彦茹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好山河,从东海之滨到冰雪之城,从山地丘陵到荒野戈壁。每到一处,参加完比赛,她会赏美景、品美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天南海北的跑友聚一聚,“这个时候身心特别放松。”张彦茹说。

张彦茹仍记得2019年元旦,自己去厦门参加“全马”时的情景。那年,她和家人提前到达厦门,爬了武夷山,去了鼓浪屿,还去泉州见了朋友。如此撒欢,导致她比赛时没发挥好,跑到半程就体力不支,5个多小时才跑完全程。“这也是个教训,从这之后,我都是先比赛,比赛结束,休息半天到一天,然后再游玩。”张彦茹说,参加马拉松比赛,一定得保证充足的体力,“快”与“慢”的顺序不能颠倒。

回归日常生活,有朝九晚五的工作,也有一日三餐的繁杂琐事,但对于张彦茹来说,生活的压力都可以通过跑步来释放、化解。

自从爱上长跑后,张彦茹每天5点前起床,平时跑10公里,周末会跑20公里左右。坚持长跑这么多年,张彦茹的意志力、精气神都保持得很好,情绪稳定,也给家人带来了安全感。

“跑步也让我结识了不少朋友,大家在跑步之余聚在一起分享经验、畅谈人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张彦茹说,坚持运动,不仅会收获健康,还会体验到各种不同的快乐。

2024-06-04 51岁的张彦茹是运河区御景狮城小区的一位居民,10年前爱上长跑,坚持至今——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29995.html 1 在奔跑中体会生活“快”与“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