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第02版:02

幸福院里话幸福

——献县小屯村文远幸福院见闻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文远幸福院是位于献县河城街镇小屯村的一家养老院。目前,幸福院有108张床位,处于满员的状态。

2013年,小屯村企业家张文远捐资450万元建起文远幸福院,小屯村村民赵祥娟担任院长。11年过去了,文远幸福院吸引了周边县(市、区)的百名老人入住,并被评为二星级养老院。

一个开在村里的养老院缘何有这样的吸引力?走进文远幸福院,记者一探究竟。

幸福院共有三层。赵祥娟告诉记者,一楼居住的是通过护理能推着助行器行动的老人,方便他们外出活动;二楼居住的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老人能够自己上下楼;三楼居住的是失能失智的老人。“这样能照顾到每个层面老人的活动需求。”赵祥娟说。在一楼的走廊里,大半个墙面都是老人信息一览表。这里详细记载着各个老人的具体信息,以便护理人员清楚了解每位老人。

居住在这里的樊述岐正拿着助行器准备外出活动,看到记者,他主动讲起在幸福院的生活。“一大早,这帮孩子就开始忙活,帮我们洗漱、换洗衣服,特别细心。我们这儿伙食也好,早上有粥、鸡蛋,中午和晚上都是荤素搭配,每周还能吃上两顿包子、一顿饺子。自从来到这儿,我都吃胖了。”说着,樊述岐笑了起来,“平时,这儿还组织我们老年人一块唱歌、扭秧歌、做游戏,生活在这里,我很开心。”

樊述岐是献县乐寿镇北紫塔村人,今年80岁,2022年来到文远幸福院。说起刚到幸福院的场景,樊述岐不由哽咽起来:“来的时候,正是冬天。刚来时,我也不会坐,更不能走,只能用吸管吃流食。这儿的孩子们也不嫌弃,扶着我,帮我练习坐和走路。没想到,现在自己拄着拐杖也能走了。”

赵祥娟说:“干养老不能靠一时的激情,得有长久的责任感。对待老人,除了保证他们的衣食住,丰富他们的文娱生活,更要用心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赵祥娟讲起幸福院的用人标准:“首先,一定得有爱心、耐心,做到事事细心,能真心实意为老人着想。这样,才能让老人们在这里住得安心、过得舒心。”

文远幸福院从去年开始接收五保户、低保户,到现在已经接收了15人,樊述岐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五保户。此外,2022年,孝老食堂在文远幸福院成立,镇上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均可免费用餐。

文远幸福院成立以来,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捐助。其中,献县中医院每年会到这里为老人们进行免费体检和巡诊。“我们村外出做生意、打工的人多,村里很多留守老人。我16岁的时候,就想建一个养老院。文远幸福院建成时,我就回来了,也算是圆了自己最初的理想。”赵祥娟说,“接收五保户、低保户,承接孝老食堂……我们就是要让老人们快乐幸福地生活,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024-06-07 ——献县小屯村文远幸福院见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0245.html 1 幸福院里话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