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7日
第03版:03

残疾人薛丁赫自主研发轮椅车头——

轮椅上的“发明家”

本报记者 邢 程

6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旭弘大厦的河北酷沃创业孵化基地,43岁的薛丁赫正在工作室的电脑旁研究轮椅智能助推器,他时而低头旋转零件,时而抬头利用专业绘图软件在设计图上勾画几笔,这样的图纸,他已经画了2000多张。

“一个轮椅车头要几百个零件,每个零件的尺寸都要精确到毫米。”薛丁赫说着,取来放在身后的发明专利证书,转动轮椅扶手,才让人注意到他下肢行动不便。但就是这样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发明家”,5年间,已研发了轮椅车头、智能助推轮、手摇站立轮椅、电动越野轮椅等42款产品,帮4000多位残疾人成功“走”出了家门。

选择这个小众的行业创业,薛丁赫顶着巨大的压力。2017年,他把在北京的钢材生意转让,带着几百万的启动资金回沧创建了艾京机电设备河北有限公司,专门研究残疾人出行工具。他说:“这次创业不图赚钱,只想着能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

1981年,薛丁赫出生在泊头市交河镇陈四毛村,自幼因脑瘫造成下肢运动神经受损,走路时无法掌握平衡,一不留神就会摔倒。

虽然行动不便,但薛丁赫天资聪慧,上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他跟随父亲来到北京经营钢材生意,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15年的一天,薛丁赫在一次聚会中看到了轮椅车头,简单地说,这种车头就像火车头一样,可以牵引轮椅运动,方便残疾人出行。薛丁赫两眼放光,像看到宝贝一样,赶忙上前询问,结果被8480元的高价吓了一跳。虽然薛丁赫并不差钱,但他心想:“这样高的价位,又有多少残疾家庭能承受得起呢?”

回到家后,他在网上找到一家机电设备公司,一个类似的轮椅车头报价4680元。薛丁赫表示“有点贵”,却被商家回怼“有本事你自己做”。

“自己做就自己做!”就这样,为了争一口气,薛丁赫走上了研发之路。他找控制器厂的老师傅学习机械知识,学画图,买材料,锻造、焊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组装,半年时间,一个轮椅车头真的被他制作了出来。

样机有了,薛丁赫的信心更足了。他开始找工厂,聘技工,几年的时间里,薛丁赫一边学习,一边搞发明试验,光模具就购置了150多套。

试验发明并不是一帆风顺,他曾研发过一个非常小巧的轮椅车头,但在后期试骑阶段,发现走崎岖道路时越障能力受限,便毅然舍弃了整套价值27万元的模具。薛丁赫说:“在研发和试验过程中,只要发现产品存在弊端,我们绝不打马虎眼,再贵的模具也当废铁卖。”

几年来,光是薛丁赫卖掉的报废模具就重达4吨。有人说他“傻”,他却说:“正因为我也是残疾人,才不能昧着良心卖这样的产品,我知道出行安全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

如今,薛丁赫及研发团队一共研发了42款适用于不同残疾群体的出行设备,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意大利、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

2024-06-07 本报记者 邢 程 残疾人薛丁赫自主研发轮椅车头——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0254.html 1 轮椅上的“发明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