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夏”时节,我市各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日前,位于新华区北赵家坟村的新华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热闹非凡,当天,这里开展了“割麦子啦”麦收开镰劳动体验活动,来自新华区10余所小学的800余名学生参加。
又是一年丰收季,麦田里麦穗整齐,随风摇曳,麦粒饱满,飘溢着阵阵清香。
“孩子们,你们用左手抓住麦子根部,右手把镰刀放平,然后朝着根部用力一割,麦子就下来了。”“要割整齐,腿要离镰刀远一些,注意安全。”今年56岁的北赵家坟村民徐永霞作为“麦收老师”,耐心地给孩子们做着示范。
学生们认真看、反复练,很快投入到麦收劳动中,割麦、打捆、堆垛,干得有模有样。
“农民太不容易了。”市车站小学六(二)班学生孟祥熙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割麦子,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
记者了解到,这次参加割麦子活动的学生今年将升入初中,此次活动也是他们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劳动课”。
“虽然现在收麦子都是机械化了,但这项活动非常有必要。”沧州市车站小学校长徐建芬说,学校里很多学生都是城里长大的,没有农村生活经历,对麦收了解不多,让孩子们参与到劳动中,可以让他们体验过去的劳动场景,真切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除了在麦地里体验割麦子,孩子们还体验了压场、磨面、手工制作面食等劳动。在面点制作现场,一些孩子学习馒头、花糕制作,并亲手把制作好的面点放到蒸锅中。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食物熟了。记者看到,虽然这些面点“品相”不太好,但孩子们吃着自己做的食物,非常开心。中宇小学六(一)班学生谢溢凡说,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是特别珍惜的,这次自己深有体会,以后要加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我们举办这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农耕文化,在出力流汗中体会劳动的意义,磨炼意志品格。”新华区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刘世荣说,今后将利用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举行更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