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
第06版:06

十年宣讲防灾减灾和急救知识

王晨艳:爱上那抹公益蓝

本报记者 杨金丽

“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要第一时间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你们还是孩子,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悲剧……”

6月6日,在沧州市车站小学,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王晨艳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知识专题讲座。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她邀请学生上场互动,亲自示范如何进行溺水急救。

王晨艳是沧州市体育学校教师。工作之余,她把精力放在防灾减灾和急救知识公益宣讲上。10年来,她走进学校、幼儿园、社区、企业、车站等各种场所,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主题的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共举办讲座100多场,在公益宣讲的路上乐此不疲。

2014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沧州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急需讲师,进行预防灾减灾和急救知识主题宣讲。因为本身是老师,加上那时她的儿女刚考上高中,时间上比较充裕,于是王晨艳爽快地加入进来。

蓝天救援队一直秉承“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理念。成为救援队讲师志愿者后,哪里需要举办讲座,只要时间允许,王晨艳都积极参加。有时需要下县下乡,他们就自掏腰包、分摊油钱,不给举办讲座的单位添麻烦。

“我们常说,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预防重于救援。”王晨艳说,防灾减灾和急救知识宣讲,是蓝天救援队重要的公益项目之一。面对中小学生,他们主要讲防火灾、防地震、防溺水、防拐骗、防校园欺凌等;面对成人,主要讲如何应对心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气道梗阻的急救法、防溺水知识及急救法等。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最初,王晨艳并不了解这些内容。她边学边讲,不断查找资料,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最新的安全宣讲理念和实用技巧,渐渐地成了这方面的专家。她也较早学会了PPT课件制作,让讲座更生动立体、易于听众接受。

“讲座中,我不仅仅是安全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者和倡导者。”王晨艳以防溺水知识讲座为例,介绍说,人们在溺水问题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比如,大多数人认为,只要会游泳,溺水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溺水只会发生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只要水面平静,下水就不会有危险;只要不主动下水嬉戏,就不会有危险等。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溺亡者都会游泳,因为大部分游泳者根本无法应对自然水域的各种复杂情况;只要有水,就可能发生溺水,有13%的溺亡者,会溺死在浴缸、游泳池,甚至小小的水桶中;自然水域下面的暗流、暗礁、水草等,都可能对人造成生命危险;很多溺水者没有主动下水,而是在岸边工作、玩耍、捡拾物品,甚至是路过时失足落水的……

“增强安全意识比救生圈更重要。”王晨艳说,这不仅适合于防溺水知识讲座,也适合于其他安全专题讲座。及时有效地疏散演习,关键时刻能减少地震发生后的伤亡;树立防拐骗、防霸凌等意识,能及时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掌握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及溺水急救法等,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4-06-11 本报记者 杨金丽 十年宣讲防灾减灾和急救知识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0450.html 1 王晨艳:爱上那抹公益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