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理念内涵。
生产力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能力。人类社会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理念内涵。
符合创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形成逻辑。创新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发展生产力的要素,既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促进资本积累、改进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效率,也能够通过把先进科学技术融入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更加科学高效,对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经济增长视角看,创新一般是指把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的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需求、新供给、新组织等。创新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源。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其发展过程是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新型劳动者通过新型劳动工具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生产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勃发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深度转型,从整体上推进产业体系从传统走向现代。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摆脱单纯依靠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增长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技术,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进而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变革。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带来生产力要素结构中实体性要素与非实体性要素结合的广度、深度、频度深入拓展,推动生产力加速迭代跃升,体现出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把握住了当今世界这个影响深远的变革趋势,深刻揭示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是基于算力、算法和数据等关键要素发展起来的、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性技术。要进一步加快以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针对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原材料、能源电力、消费品等重点行业,构建重点行业大模型和工业知识库,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大力发展智能产品,以制造业全流程智能改造实现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符合协调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要求学会“弹钢琴”、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强调发展要素的优化组合、发展结构的平衡协调。以协调发展理念为指导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处理好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关系,不仅要通过创新促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等新型生产力要素从量变向质变发展,更要实现新型生产力要素合理匹配、优化组合的跃升,从而形成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生产函数,推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快速提升。(一)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