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佳芳 通讯员张景兴)6月9日,在南大港湿地生态修复区域,摄影爱好者宋文峰拍摄到了十余只叫不出名字的鸟儿。经鉴定,这种鸟为牛背鹭,属于“三有野生动物”(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这是牛背鹭首次现身南大港湿地。
“这种鹭鸟外形与其他白鹭相似,但是头、颈和背部的羽毛呈现鲜明的橙色。”宋文峰说,当天,他看到这些鸟儿正在岸边休息、觅食,十分醒目。经沧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沧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孟德荣辨认,这种鸟名叫牛背鹭,是世界上唯一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通常出现在湿地和牧场等开放的环境中。它们常跟随在牛身后捕食昆虫,也喜欢在牛背上歇息,因此被称为“放牛郎”。牛背鹭对生存环境的要求相当挑剔,此次现身南大港湿地,反映了南大港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南大港湿地通过河道疏通、栖息地营造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众多鸟类在此歇脚、繁衍。目前,湿地鸟类已达27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