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尹君伊)记者在日前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建立健全农产品全程监督管理协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无缝隙监管。截至目前共检测各类样品1.9万余批次,其中定量检测2000余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9批次,均依法依规进行溯源查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百姓身体健康、农业健康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我市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机制,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为解决好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在市、县、乡均建立了农安监管机构,村级配备了协管员,打造了4个省级追溯与网格化提升县、28个示范乡镇,进一步压实了网格化监管职责,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为凝聚农产品安全监管合力,市食安委成员单位全面落实信息共享、分析会商、风险研判、通报协查等机制,去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先后三次会同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对青县、沧县、孟村等牛羊养殖屠宰重点县开展畜产品风险隐患联合排查,随机抽查牛羊养殖、屠宰企业17家,牛羊肉经营门店3家,抽检样品53批次,全部合格。同时对“瘦肉精”等高风险品种,以及羊肚菌、鹌鹑蛋、冬枣等小宗品种组织开展专项监测。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200余人次,排查主体2800余家次,排除问题隐患40余个,查办农安案件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