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河间市景和镇崔庄子村村民宋天云、曹树友、吴和香、付振刚比较忙。村里正安装一套节能灌溉设施,他们四个人主动“揽”下这个活儿,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碌着。
没有劳动报酬,他们为何这么积极?宋天云道出背后的“秘密”:“参加集体劳动可以挣积分。”原来,崔庄子村将全村260户家庭全部纳入积分管理,按照规定,村民参与公益事业和集体劳动,按照劳动内容和具体实际,享受加分奖励。“我们多干活,多挣积分,争取年底评比的时候,能拿个好名次。”四位村民异口同声地说。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就此,崔庄子村实施创新探索:通过积分管理,让村民行为有遵循、可量化的同时,在村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村民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依托《村规民约》,结合村情实际,崔庄子村制定了积分细则,包括爱国守法、乡风文明、生态治理、社会治安等7个板块,共30个积分加减项。“条款的制定,村民全部参与,定稿也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华介绍说,村里同时落实“一户一档”管理,实行“一事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年一评比”,并制定了奖励机制。物质上,按积分多少年底给予集体收入分红奖励;精神上,对家庭积分靠前的,在“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和年终表彰奖励中优先考虑,干部和党员积分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积分管理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村民把村里事当成了家里事,从“懒”干活到主动“揽”活干。
网格员张猛介绍,去年冬天下了场大雪,村民们没有像以前那样“自扫门前雪”,而是积极参与,仅半天时间,崔庄子村的积雪就清扫干净。还有刚刚过去的麦收,村里有300亩的集体耕地,村民们积极跟着抢收抢种。
这样的事数不胜数。通过积分管理,崔庄子村村民共治、共建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张清华说,村里的变化有“三多三少”:积极参与村庄事务的多了,遇事绕道走开的少了;主动维护村级利益的多了,漠不关心的少了;争当先进的多了,甘于落后的少了。现在的崔庄子村,人居环境更美了,村级公共支出更省了,邻里纠纷更少了,基层治理的实效正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