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第03版:03

泊头六旬老人冯英杰:

烙铁为“笔”,葫芦上画出大世界

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郑智鹏

6月20日,记者在泊头市居民冯英杰的葫芦烙画工作室内看到,以十二生肖、历史人物、花鸟鱼虫等为主题的葫芦烙画作品摆满工作室。这些都是他的“杰作”。这些年,冯英杰以烙铁为“笔”,在葫芦上画出大世界。

冯英杰今年61岁,自小就喜欢绘画。高中毕业后,他专门到泊头市文化馆,跟着老师学习素描等绘画技艺。白天上班,他就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时间去学,逐渐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

冯英杰与葫芦烙画结缘是在2008年。在此之前,他喜欢种葫芦,结出的小葫芦经过晾晒、磨皮后,精致可爱,让他爱不释手。那时,冯英杰在机械厂工作,经常用到烙铁,他突发奇想,要是用烙铁在葫芦上烙画会是什么效果?

“起初只是自己瞎鼓捣,后来从网上查资料才知道,原来这种制作技艺叫葫芦烙画,已有历史和传承。”冯英杰说。

刚开始做葫芦烙画,冯英杰的作品还很粗糙,为了改进技艺,他到处求教。一次,他听朋友介绍,天津有人对葫芦烙画有研究,而且水平颇高。于是,他时常到天津参加文玩展会,看人家烙画,学习烙画技艺。

“学烙画三分靠学,七分靠悟。”靠着不懈的努力,几年时间,冯英杰的葫芦烙画技艺有了长足进步,在当地有民间爱好者们组织的小型文玩拍卖会上,冯英杰就将自己的烙画作品拿去展示,没想到,不仅获得较高评价,还收获了不少“粉丝”。

退休后,冯英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葫芦烙画创作中,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

“这件‘十八罗汉’作品被一名贵州朋友收藏了,价格却是众多爱好者们定的。”冯英杰指着一张照片说,他创作这件作品时,恰好这名小伙子慕名来学烙画,看到后当即表示要收藏它。“这样,我把这件作品拍照发到烙画群里,让群里人定价,我按他们定价的一半卖给你。”冯英杰不好开价,就把定价的事推到群里。作品被拍照发到烙画群里,群里人纷纷出价,最后,冯英杰按照最低价卖给了他。

“还有位内蒙古自治区的小伙子,从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我的作品,联系到我,要来向我学烙画。”冯英杰说起因葫芦烙画结识的人,滔滔不绝。

近两年,冯英杰不断创新,一改原来单一的烙画手法,发展了彩烙。“今年年初,我制作的‘龙凤呈祥’就是彩烙。”冯英杰说,他把还没制作完成的作品拍照发上网,有位福建的朋友当即联系到自己,一再叮嘱把作品给他留着,不要给别人。

如今,冯英杰的葫芦烙画技艺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我将努力创作更多好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艺术形式。”冯英杰说。

2024-06-21 本报记者 李智力 本报通讯员 郑智鹏 泊头六旬老人冯英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1477.html 1 烙铁为“笔”,葫芦上画出大世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