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第01版:01

积蓄生态活力 绽放文化光彩

——王希鲁闸所水利研学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走笔

本报记者 于海涛 本报通讯员 杨晨 胡元瑞

仲夏时节,天清水秀。顺着海河路行至新华区王希鲁村,沿运河向南望去,王希鲁节制闸高高耸立,唐代风格的阁楼气势宏伟,闸下河水潺潺,岸边草木繁茂,一幅生态与文化交融共生的和美画卷映入眼帘。

王希鲁闸所始建于2013年,是引黄入冀潘庄线及南水北调东线北延输水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承担着南运河节制、分流、引水、蓄水等水利任务。2021年,秉持保护、文化、生态、经济四大原则,新华区将水利科普和运河文化紧密结合,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提升景观环境、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丰富研学形式四大提升策略,对王希鲁节制闸所内部结构及环境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打造了水利工程研学基地和运河文化传承平台。

穿过月亮门走进王希鲁闸所水利研学公园南院,古色古香的水利知识科普景墙映入眼帘。大禹治水、运河简史、河工开物……从远古神话到运河简史,从历史文脉到水利知识,将沧州各种依水而生、因河而兴的文化与科学知识一一展现。同时,科普景墙上布置了“水翻动拼图”“扭动球形”“滚动式互动装置”等,生动展现了古籍记载的古代劳动人民抗击水文地质等自然灾害和取水用水工具,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水利知识和运河文化的魅力。

行至节制闸西侧仿古城墙处,5幅古代水利人物版画一字排开,大禹、曹操、包拯以及元初水利专家马之贞、明代漕运总督张缙,这些著名历史人物与沧州及大运河之间的渊源被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突出展现了沧州作为京杭大运河流经重要节点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

珍贵独特的水利价值、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推动水利知识与运河文化进一步走近大众生活,王希鲁闸所水利研学公园统筹知识科普与文化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2023年9月,省水利学会批准沧州王希鲁闸所水利研学公园为“河北省水利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12月,省水利厅批准河北沧州王希鲁水利风景区为“河北省水利风景区”。

“推动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是实现大运河生态文化价值的重要抓手。”河北省南运河河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强化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科学保护和综合利用,完善景区管理制度,守护水利工程安全,大力传承弘扬水文化,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靓丽风景线,让更多人在欣赏运河美景的同时,了解水利知识、爱上运河文化。

2024-06-27 ——王希鲁闸所水利研学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走笔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147.html 1 积蓄生态活力 绽放文化光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