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第2R版:

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盐山县教育局推进“走教”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刘 杰 本报通讯员 王武超

日前,在盐山县圣佛学区圣佛中心小学音乐教室里,伴随着舒缓优美的旋律,圣佛学区“走教”团队音乐教师崔晓雨正教授学生们民族舞基本动作。另一间教室里,“走教”专职音乐教师张昕悦打着节拍,带领全班学生唱着《我爱你中国》,悠扬的歌声在教室里回响。

崔晓雨不仅是盐山县圣佛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还是圣佛学区田寨中心小学和圣佛南良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师。她每周三在圣佛中心小学给三至六年级孩子们上课,周一和周五分别在田寨中心小学和南良中心小学教学。

田寨中心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目前一至六年级约有学生210名,共有14名教师。盐山县推行“走教”工作前,这里的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大多是由语文、数学教师兼职担任。

小学科专任教师人数不足,是一些农村学校以及城市偏远、薄弱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盐山县教育局直属单位委员会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力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高效和谐发展。经过反复调研与讨论,盐山县教育局决定把圣佛学区作为试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行“乡村教师走教制度”,让乡村优质教师资源流动起来。

所谓“走教”,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教师在学区内多所学校任教,让专业课教师“按需流动”,让偏远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师资源。

推行“走教”工作以来,圣佛学区对标先进学校,转换思路,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组建了小学科教师“走教”团队。同时制定《圣佛学区音美“走教”实施方案》《圣佛学区音美“走教”制度》,规范了“走教”的开展,充分调动了音美教师参与“走教”的积极性。

经过两年试点运行,圣佛学区专任教师“走教”团队日渐壮大,农村学校艺体课程开齐、开足,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圣佛学区走教试点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了“走教”工作在盐山县乡村教育中的全面铺开。

2022年9月,盐山县制定了《盐山县农村小学科教师“走教”方案》,根据各学区教师需求和中心小学的位置,对全县“走教”老师进行了全局性调配,并对“走教”教师的工作量核定、出行安全、年终考核等后续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走教”工作的推行为乡村中小学送去了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也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新机遇。除了日常教学,崔晓雨和其他“走教”教师还定期开展教研等活动。

盐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走教”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落实了“五育”并举,健全完善了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截至目前,盐山县7个学区开展了“走教”工作,参与“走教”的教师达67人。下一步,盐山县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动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2024-06-28 ——盐山县教育局推进“走教”工作见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251.html 1 让优质教育资源流动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