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第06版:06

温针灸联合踝泵运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防火墙”

曹艳超 沧州市中心医院

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除了肿瘤本身带来的挑战外,患者还常常面临各种并发症的威胁,其中下肢静脉血栓便是其中之一。而温针灸联合踝泵运动作为一种联合康复手段,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下肢静脉血栓的成因与风险

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与下列三种因素密切相关。首先,恶性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过程(如手术、化疗等)的影响,往往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易于形成血栓。其次,恶性肿瘤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淤积,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第三,血管壁损伤、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也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栓塞,它可能导致患者突然死亡。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温针灸与踝泵运动的原理与作用

(一)温针灸的原理与作用

温针灸是一种结合了针刺和艾灸的治疗方法,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温针灸能够调整人体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温针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温针灸能够刺激血管壁上的神经末梢,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缓解疼痛: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疼痛症状,而温针灸能够刺激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调整机体功能:温针灸能够调整人体气血运行,改善机体整体功能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踝泵运动的原理与作用

踝泵运动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通过反复屈伸踝关节来模拟泵的作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踝泵运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踝泵运动能够刺激小腿肌肉收缩和舒张,挤压静脉血管和淋巴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少血液淤积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增强肌肉力量:踝泵运动能够锻炼小腿肌肉,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泵的作用效果,进一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提高关节活动度:踝泵运动能够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关节活动度,减少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的风险。

三、温针灸联合踝泵运动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温针灸与踝泵运动锻炼,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这种方法在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的同时,结合运动锻炼,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能力。在温针灸治疗的同时,可进行踝泵运动锻炼,两者相结合,能够显著降低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方法:

温针灸治疗:在患者小腿部位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温针灸治疗,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进行一次。

踝泵运动锻炼:患者可以采取坐位或卧位,将下肢伸直或稍屈曲,然后缓慢屈伸踝关节,每次屈伸幅度尽量达到最大范围,每次锻炼约为10-15分钟,每日进行2-3次。

四、结语

温针灸联合踝泵运动作为一联合的康复手段,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增强肌肉力量等作用机制,温针灸联合踝泵运动能够显著降低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24-06-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301.html 1 温针灸联合踝泵运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防火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