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第01版:01

“脉动大运河”(沧州篇)第一集

一脉绵长润狮城

本报记者 杨金丽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沧州日报联合浙江日报、北京日报、杭州日报等大运河沿线16家省市党报,共同推出了“脉动大运河”大型融媒报道。从昨天开始,17家党报的新媒体平台以每天一集的频率,连续播出“脉动大运河”(沧州篇)。本报今日起编发“沧州篇”三集视频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夜半不知行远近,一船明月过沧州”。这意境优美的诗句,描述了清代诗人孙谔舟行运河,过沧州时那种美妙的感觉。大运河沧州段流经县域多、河湾形态美、河道原真性突出。闻名遐迩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谢家坝,就建在美丽的运河湾上。

大运河是沧州的母亲河,铁狮子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腾。沧州又叫狮城,这里有杏花春雨的浪漫,也有铁马秋风的豪情。东汉末年,曹操开凿白沟和平虏渠,这就是大运河沧州段的前身。几千年文化史,为这里留下了诗歌、武术、杂技;一河连贯古今,清风楼、朗吟楼、南川楼,三座存在于不同历史时空的名楼,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今天的运河畔,迎接着八方游客的到来。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全长216公里,约占整个京杭大运河总长的八分之一。这里的河道蜿蜒曲折,十分壮观。行船经过时,可以过湾减速,这也体现了古人“三湾抵一闸”的水工智慧。

10年前京杭大运河申遗时,这段运河就因其原真性,而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青睐。而今,建于明清时期的减河、闸所、堤坝等遗址依然存在。这些都体现了沧州古人的智慧。

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但是这处堤坝看起来似乎并不起眼,为什么能够入选呢?

谢家坝建于清代,是当地一名姓谢的乡绅捐资修建的。该坝坝体长218米,厚3.6米,高5米,是由糯米浆、灰土、泥土混合浇筑而成,曾为当地抵御水患起到了重要作用。

“沧州的狮子定州的塔”。沧州之所以被称为狮城,就是因为它——沧州铁狮子。它铸造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既然被称为狮城,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更多的狮子都在哪儿?

百狮园是运河边新建的一处景观公园。2021年,沧州市启动了运河提升改造工程,新建百狮公园、游船码头,复建南川古渡码头等。历史的回望与现实的繁华在这里交汇。城市的精神图腾,现已化身老百姓的休闲乐园。 (下转第二版)

2024-06-30 “脉动大运河”(沧州篇)第一集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335.html 1 一脉绵长润狮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