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第07版:07

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

董丽圆

基层工作既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必须持续用力、靶向纠治、系统施策、久久为功。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从思想根源上破解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基层干部要在思想上正本固源,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对思想进行大扫除、对存在问题进行大排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群众观念和责任担当,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共性问题,真正做到干事创业、忠诚担当,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摒弃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建设上破解权责不清,为基层减负。从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到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从确定“基层减负年”,到建立为基层减负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等机制……一系列部署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解决基层权责不匹配、不对等问题是关键。因此要明确权责,搞清楚“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深化简政放权力度,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切实解除基层的“后顾之忧”,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少搞“一刀切”,少签些“责任状”,少弄些“一票否决”,加强正向激励,鼓励担当作为,让基层愿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做到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减负。

完善监督考核,从监督考核上压缩考核频次,为基层减负。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真正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把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摒弃“痕迹管理”的工作思维,纠治“材料检查”的工作方式,切实推动考核指标“减重瘦身”。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及时发现识别扎根一线久、工作成效好、群众口碑佳的优秀干部,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让担当者有为有位,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心理负担,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潜能。

2024-07-01 董丽圆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484.html 1 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