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3日
第03版:03

猪肉价格还会继续涨吗?

本报记者 李佳芳

近期,和跌破“3”字头的牛肉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消费者感觉到猪肉价格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飙升。猪肉价格为何突然起飞?这种趋势还会持续多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我市中心城区多家超市、农贸市场。

猪肉价格上涨快

“现在带皮五花肉都42元1公斤了,有的市场上鲜牛肉才40元1公斤,‘二师兄’竟然强过了‘牛魔王’。”6月26日上午,在运河区开元大道与黄河西路交叉口某大型商超,市民董先生来到猪肉销售摊点,边挑选边说。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7月1日14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4.31元∕公斤,比5月23日的价格上涨了近17%。

“这段时间,猪肉价格比前段时间每公斤上涨了8元左右。”在解放西路某商超,售货员告诉记者,除了五花肉,排骨、前腿肉、后腿肉等价格都有所上涨。“小排涨到了快80块钱一公斤,真是挺贵的,不过小孙子爱吃,我多少买点。”市民刘女士晃了晃手中新买的一公斤猪肉,准备回家做饭。

除了商超,记者走访了新华区解放东路某猪肉批发中心以及猪肉专卖店,发现猪肉价格比上个月每公斤贵了4至8元。

为何这一轮猪肉涨价这么快?

运河区朝阳西路与永安南大道交叉口某市集的一名采购员表示,猪肉价格过去跌得太狠,在盈亏线下停留的时间太久,所谓物极必反,市场经历了产能淘汰,供给减少了,猪周期进入了涨价阶段。同时,消费回暖和进口猪肉减少也推动了国内市场猪肉价格上涨。

市集一位猪肉摊经营者说,今年猪价涨得比较早,与去年北方猪病多发、市场二次育肥等有关。自去年7月,北方地区中小型养殖者的产能淘汰速度加快,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暂时性的供需不平衡。养殖户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行为也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

记者了解到,随着市场对猪肉价格看涨的预期增强,饲料成本较低,养殖行业对二次育肥的意愿普遍增强,这直接减少了生猪出栏数量,造成了近期生猪供应偏紧,进一步推高了猪肉价格。此外,五一国际劳动节、端午节等节假日的“假日效应”也成为刺激猪肉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节日期间,消费者对于猪肉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猪肉价格还会涨吗?

记者查阅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相关数据发现,6月26日,全国生猪出厂价格为18元∕公斤,比6月19日跌了3.85%,6月19日,全国生猪出厂价格为18.72元∕公斤,比6月12日涨了0.21%。而6月12日比6月5日涨了3.49%,6月5日比5月29日涨了6.68%,5月29日比5月22日涨了7.63%。由此可见,猪肉价格涨幅收窄,而且有了下降趋势。

“近年来行业整体规模化程度在提升,对养猪的投资和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那种养殖几十头、几百头猪的散养户,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自我升级,很难再成为行业主流。以前随着行情波动,散养户快进快出,导致猪价周期性表现比较明显,但现在,年出栏1万头以上养殖主体的占比已经达到60%左右,这部分人是不会轻易退出的。”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分析,从供给基本面来看,猪肉供给充裕的特征没有改变,加上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高温天气也会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所以,后期猪肉价格上涨的态势可能会有所减弱。

2024-07-03 本报记者 李佳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2790.html 1 猪肉价格还会继续涨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