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第02版:02

当好“一根针” 穿起“千条线”

——记河间市景和镇崔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华

本报记者 康学翠

张清华的嗓子哑了,说话都费劲。这还得从“三夏”时说起,村集体300余亩小麦熟了,张清华带着乡亲们先是抢收小麦,接着又抢种玉米,经常忙到深夜,吃不好,休息不好,加之又累,嗓子发了炎。即便这样,他一天也没歇过。

作为河间市景和镇崔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自2021年上任,张清华就一心扑在村子发展上,大到村庄发展、小到家庭矛盾,他事无巨细,全都管。“有见识、有想法,心还细。”村民们这样评价张清华。

都说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张清华深知,身处基层最前沿,他必须当好“一根针”,穿起“千条线”,落实方针政策,解决群众所需,从而实现村庄发展。

崔庄子村不大,260户、800多人。张清华一上任就挨家挨户走访。一圈走下来,关于村庄发展,他有了初步构想。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定下“组织强起来、基础牢起来、面貌美起来、口袋鼓起来、民心聚起来”的目标,抓住党建引领的“牛鼻子”,开启崔庄子村乡村振兴之路。

安装路灯、建设游园、硬化道路、打造荷花池、种植树木……崔庄子村不知不觉间变了样:路变宽了、灯变亮了、路面干净了、路旁变绿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尤其是张清华带领村里的民调小组解决了一起40多年的土地纠纷案,他在村民心中的威望更高了。提起他,村民都竖大拇指:“是个办实事的好书记。”

张清华笔记本的第一页,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这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也是他工作的标尺。

为增强村庄的“造血”功能,张清华和村“两委”成员商量开展了集体经济试点工作,整合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玉米、小麦。村党支部还领办成立了“河间市雨沃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对作物实行全程统一管理,村干部带头播种、管护和收获。2023年,在村“两委”成员的科学管理下,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张清华说,接下来,他们将依托现有资源,继续拓宽增收渠道,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的推广应用,吸引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带领更多村民增收。

乡村治理方面,张清华也有自己的探索:通过积分管理,让村民行为有遵循、可量化的同时,在村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村民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我们制定的积分细则,涉及乡风文明、生态治理、社会治安等7个板块30个积分加减项。”张清华说,同时落实“一户一档”管理,实行“一事一记录”“一月一审核”“一年一评比”,并制定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机制。村民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做好事、参与村庄事务蔚然成风。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正气充盈,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双增”……如今的崔庄子村正朝着乡村振兴的“快车道”行进。说到下一步打算,张清华微微一笑:“踏实干,带领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蹚出一条致富路子。”

2024-07-08 ——记河间市景和镇崔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华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3299.html 1 当好“一根针” 穿起“千条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