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本报今起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专栏,集中展示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务实举措和亮点成效。
本报讯(记者杨昊文 通讯员王长雷)“以前是银行和登记中心两头跑,如今在银行一次性就能办完。”市民张萍近日正在市区一家银行网点办理抵押贷款业务。银行通过网上申请、抵押登记、贷款发放等流程,不到半小时就顺利办结,张萍当天拿到了贷款。这是我市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缩影,也是“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
“我们依托省不动产登记统一受理平台,与多家银行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创新举措。办事群众在相关银行网点一次性提交材料后,可当场线上办理不动产抵押、商品房转移登记等业务,实现全程线上‘一站式’办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吴英秋介绍说。截至目前,市区先后设立了63个延伸服务点,发放贷款近4亿元。
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探索联合服务模式,建立了全市首个入驻基层金融机构的抵押权登记全流程业务服务站——沧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驻沧县农村信用联社服务站,派驻工作人员可现场办理贷款审批、抵押权登记等业务。
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出多项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新举措,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擦亮服务品牌,给企业群众带来不一样的办事体验。
“买房和办证同步进行,业主们心里踏实多了。”市区某售楼处销售经理孙强感慨道。随着“不动产登记+开发企业服务”的范围扩大,很多人在购房现场也能实现不见面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
“我们授权企业在线上为业主申请转移登记,他们收集、核对、上传申请人相关办证材料,我们在后台审核通过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电子不动产权证书,纸质版随后也会邮寄到家。这样一来,不仅压缩了办理时限,也降低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让‘来回跑’变成‘跑一次’。”吴英秋说。目前,市区已完成“不动产登记+开发企业服务”办证300余件。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随着我市“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持续推进,一窗通办、上门服务、特殊人群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让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也为优化全市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