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测定结果显示:“小偃155”在土壤含盐量高且全生育期无灌溉条件下,示范区亩产量达375.6公斤。
旱碱麦实现丰收之外,沧县盐碱地上其他方面的收获也异彩纷呈。在兴济镇南堤村盐碱稻田,青翠的秧苗已被整齐播种在稻田里,为光亮如镜的水田披上了“绿衣”,而在几十天前,这里还是一片旱碱麦田。
“我们采用的是稻麦轮作技术。”村民高相起说,南堤村北邻青县、东靠渤海新区黄骅市,为三地交界处。现在的富硒水稻田,原来就是村南的大碱滩,地上一层碱嘎巴,前些年是农民刮碱熬盐的地方。自2018年开始,南堤村借助紧邻沧浪渠与余庆屯干渠交汇的独特地理优势,采用大水漫灌压减土壤中盐含量,种植富硒水稻取得成功。2022年,在逐步扩大压碱改良土地的基础上,村集体先后流转土地6000多亩,秋播旱碱麦,夏种富硒水稻,并采取稻蟹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让稻田里飞鸟翔集,蛙鸣虫唱,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垂钓、体验民俗。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实现效益提升是核心,是动力。在推进盐碱地作物多元化种植基础上,沧县有规划地延伸产业链条,把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变成深加工企业的“宠儿”,促进盐碱地增收。
走进春润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初加工后的“鸡跳脚”玉米渣,经过熟制、回凉、装袋、装杯、封口等多道工序,变成了一桶桶速食玉米粥。“有了这款产品,顾客想喝粥,不用开火熬煮,只需倒开水冲调,几分钟就能吃到嘴里且味道香醇。”总经理袁振强说,虽然这款产品才投产不久,但已引起外地客商关注。
“鸡跳脚”玉米粥,只是春润发研发的精深加工农产品之一。他们用旱碱麦面粉蒸制的馒头已销往市场,还以五谷杂粮为原料研发出了五谷杂粮粥。沙琪玛、黑芝麻丸已生产出样品。目前,春润发公司以“鸡跳脚”玉米、旱碱麦、大米、五谷杂粮为原材料,生产出面粉、挂面、香油、玉米面等20余种产品。不仅如此,还注册了“春酝”牌商标,并为部分产品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标识。
“把盐碱地特色农产品从‘农田’推向‘餐桌’,是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关键一环。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完善集育种、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盐碱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条,让盐碱地孕育出更多生机和活力。”沧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