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3日
第03版:03

献县志愿者王召伟、李欠欠

公益路上的“夫妻档”

王召伟和妻子李欠欠为高龄老人准备午餐

本报记者 邢 程 摄影报道

7月11日,是献县志愿者王召伟和妻子李欠欠颇为忙碌的一天。早8时,从食品批发市场下工,他们直奔县文化广场,为无偿献血活动发放宣传册;11时,夫妻二人又赶到雨花敬老服务中心,为80余位老人熬制绿豆汤……这天,他们只休息了不到5个小时,除了上工,其他时间都奔波在公益路上。王召伟说,像这天一样忙碌的日子,一年中,有100多天。

今年40岁的王召伟和妻子经营着食品批发生意,每天凌晨1时就要开工,通常8时以后才可以回家补觉。但热心公益的夫妻二人,毅然加入了六七个公益组织。生活中,志愿服务占用了很多休息时间。王召伟说:“很累,但只要公益群里发来活动通知,我俩就会积极参加。”

2017年,王召伟和妻子加入了第一个志愿服务队——献县义工协会。这天,二人在公园看到义工正在为一场公益演出搭舞台,决定上前搭把手。“起初我们对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并不多,那天和其他志愿者们聊得很投机,一场活动下来,交了不少朋友,自然而然加入了志愿服务队。”王召伟说。

从那以后,王召伟和妻子都会踊跃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在为其他人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与感动。此后,他们又相继加入了县文明志愿者协会、雨花敬老服务中心、县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等多个公益组织。

由于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王召伟和妻子比其他人更辛苦。很多时候,刚忙完生意,他俩正准备睡个“回笼觉”,公益组织的活动通知就来了。“熬了一个大宿没合眼,累得眼皮都抬不起来了,但是一看有活动,也不知道为啥,整个人就又活跃起来了。”王召伟说。

最令王召伟感到欣慰的是,他和妻子“拼命”的样子,早已在孩子们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加入雨花敬老服务中心3年来,只要赶上周末,王召伟的两个孩子都会过来帮忙。“别看两个孩子年纪不大,扫地、擦桌子、刷碗……干起活儿来样样在行。”提到孩子,李欠欠眼前一亮,她说,言传不如身教,能让“爱老敬老”的种子早早在娃娃心中生根发芽,自己很有成就感。

前年,王召伟夫妻又做了一项重大决定,他们同时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想在将来用另一种方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孩子们湿了眼眶:“那一刻,我觉得父母非常伟大”。

王召伟却轻描淡写地说:“帮助他人,没什么可犹豫的!很高兴自己的选择能够给孩子作个好榜样。”

2024-07-13 献县志愿者王召伟、李欠欠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3830.html 1 公益路上的“夫妻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