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5日
第05版:05

新华区蔡御社区推行社区共治新模式——

“合伙人”进社区 共解居民急难事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张雯雯

▲社区“合伙人”共同议事 ◀社区共建单位为居民宣传反诈知识

最近,新华区东环中街街道办事处蔡御社区地质队小区的居民,谈论着一件喜事,“3号楼和4号楼之间的那一大片空地终于硬化好了,听社区工作人员说要在那儿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居民们口中所说的那片空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以前,上面是违建和菜园。2023年,为改善小区环境,蔡御社区党委联合小区业委会成员对这片地方上的违建和菜园进行了清理。但清理出来的空地怎么利用成了新难题。

社区党委书记上官永秀介绍道,这片空地面积较大,硬化费用较高,小区又没有物业,费用分摊到每户不是个小数目。为解决这一难题,社区一直在四处沟通协调。

好消息终于盼来了。今年5月份,社区包联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沧州分行的负责人得知地质队小区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上官永秀说:“我们出钱硬化小区空地,为社区出份力。”没过几天,施工队就进场施工,地质队小区的那片空地很快就硬化好了。

地质队小区空地的硬化,得益于蔡御社区推行的“合伙人”社区共治新模式。

除了是蔡御社区的包联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沧州分行还有另外一个特殊身份——社区的“合伙人”。

蔡御社区辖区内共有5个小区,其中,4个是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幸福感’一直是居民挂在嘴边的词。如何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归根结底,做好服务是关键。”在上官永秀看来,尤其是老旧小区,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让人们的呼声及时得到回应,才能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小区各项事务中来。

道理虽如此,但社区人员、力量都有限,居民需求又不一,如何及时了解人们的诉求?又如何解决种种难题?单纯靠社区的力量,很难做到。自身力量有限,能不能借助外援?经社区“两委”反复商讨,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面向辖区内外的单位、门店广发“合伙人”招募令,挖掘和整合多方力量,“合伙”参与社区治理。

“有意愿为社区出力的个人、企业或群体,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伙人’。”上官永秀说,社区党委和“合伙人”通过难题共解、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携手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蔡御社区共建单位水文四队的92名“双报到”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自发成立了蒲公英科普宣讲志愿服务队、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队等多支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科普宣传等活动;

辖区一些老党员成立银发初心志愿服务队,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理论政策和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知识;

辖区一家门店将常态化深入学校、幼儿园普及眼保健知识,并免费为家庭困难的儿童配眼镜;

……

如今,已有10多家企业和单位成为蔡御社区的“合伙人”。蔡御社区将充分整合各个“合伙人”的资源优势,把优质服务资源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多方联动,共解居民急难事。

2024-07-15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张雯雯 新华区蔡御社区推行社区共治新模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3915.html 1 “合伙人”进社区 共解居民急难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