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6日
第07版:07

当今的年轻人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情绪价值拉满 快乐更多一点

■ 本报记者 康 宁 摄影 魏志广

亲近自然发现身边美好

近来,“情绪价值”一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恋爱的人需要来自伴侣的情绪价值;“打工人”渴望水培植物消解内心焦虑;心情低落时,通过购物、刷剧等方式获得好心情……

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人们又该如何正确“打开”它?

“90后”小宋办公桌上摆了一盆水培芭蕉,美其名曰:禁止焦虑。芭蕉怎么和焦虑联系在一起了呢?原来,小宋从网上看到禁止“蕉绿”与禁止焦虑谐音,他希望这盆植物能给自己带来好运,缓解工作压力。

近年来,年轻人群中时常会掀起类似风潮。同样被赋予积极寓意的还有各种水果、蔬菜、饰品等。比如“椰来椰好”的水培椰子和代表“薪水翻番”的水培番茄,好运冰箱贴、“喜上眉梢”喜鹊发卡等饰品。这些物品之所以火起来,大都可归结为人们在这过程中给情绪找到了安身之所,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情绪价值。

情绪价值,从心理学层面上来说,是指个体或事物在人际交往中引发正面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比如融洽人际关系、提升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等。

除了被赋予积极意义的事物外,情绪价值这个词还频繁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人喜欢到公园、菜市场感受人间烟火气;有人通过捏压玩具来放松心情;有人在网上寻求倾听与陪伴,获得心理慰藉;有人选择每周为自己买一束鲜花治愈心情……

针对不同表现,情绪还被进一步细化,内心纠结摇摆不定,对现状充满担忧,被称为“内耗”;可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被称为“钝感力”;不会因为外界变化导致情绪大起大落,被称为“情绪稳定”……

但是,并非人人都认可情绪价值这个说法。有的人认为情绪价值不过就是即时快感,虽瞬间让情绪得到能量补充,却并不能真正改变生活现状,解决情绪问题不如解决实际问题,转瞬即逝的快乐反而是一味毒药。

“情绪价值其实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韩庆林说,人们追求情绪价值本身没有问题。它是在具体的事物上附加感觉,比如尊重、理解和支持。就像鼓励的话语和一份热腾腾的饭菜,都能让人心生温暖,这就是情绪价值。

但是,要避免过于价值输出,警惕一些以赚取利益为目的的虚假情绪价值。有些不熟悉互联网套路的人时常会在情绪博主的输出中找到共鸣和认同,从而对其深信不疑,为这位“最懂”自己的人,心甘情愿埋单,这样不但损失钱财,还可能造成家人之间的矛盾。

2024-07-16 ■ 本报记者 康 宁 摄影 魏志广 当今的年轻人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4024.html 1 情绪价值拉满 快乐更多一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