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红亮 记者尹君伊)连日来,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七措并举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有效遏制缺斤短两计量违法行为,维护人民群众消费权益。
此次专项整治内容包括:加强电子计价秤生产、销售、维修、使用全链条监管,查验实体店铺、网络商家是否存在销售未经型式批准、假冒伪劣、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计价秤,或从事作弊改装的行为;严格落实《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确保每个集贸市场都配备计量管理员,设置公平秤并开展周期检定,方便消费者复秤和维权监督;加大对旅游景点、海鲜市场、农贸市场、水果超市等高作弊风险经营场所的检查频次,严厉打击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超检定周期、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计价秤等违法行为,对小区或街边门店、餐饮店、固定摊位、流动商贩采取巡查和暗访等方式,增加检查频次;充分运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属于《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规定列入情形的,必须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积极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引导电子计价秤的使用单位和个人通过“河北省计量业务应用平台”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推广实施电子计价秤“一秤一码”,使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电子计价秤的强制检定等信息,在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重点区域,如吴桥杂技大世界、高速服务区、大型海鲜市场等,推荐选择具有防作弊、数据远传功能的物联网电子计价秤;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要积极承担检定任务,可采取上门服务等方式受理检定申请,按时完成检定,切实守住法制计量“底线”;面向经营者,解释相关概念、法律责任和监管要求,面向消费者宣传识别“鬼秤”方法,进一步引导消费者提升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鼓励群众通过12315投诉举报平台等正规渠道反映计量问题。
截至目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共检查销售商家49家、维修商家8家、集贸市场商场超市965家,其中未按要求设置公平秤的集贸市场2家,已被责令改正;我市备案强制检定电子计价秤6366台,检查电子计价秤总数4620台,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196台件。检查地摊、流动摊贩电子计价秤591台,其中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36台,设置流动公平秤17台,查处电子计价秤计量违法行为案件12起,罚款2.459万元,有效遏制了电子计价秤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