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曾获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冠军的25岁广东小伙周楚杰,作为高技能人才被吉林省全职引进,成为长春科技学院机械技能开发中心技能开发研究室主任,享受教授待遇,获评吉林省高层次A类人才。长春科技学院还为周楚杰配备了住房和用车,并支持他攻读硕士学位。
周楚杰的起点并不高,毕业于广东一家技师学院,但他刻苦钻研技能,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样的“逆袭”人生不禁令人心生敬佩。周楚杰的经历并非特例,陕西一所高职院校毕业的邢小颖在清华大学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邢小颖当年高考后,成绩无缘本科,听说材料专业的毕业生很抢手,她最终选择上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上学期间,她鼓励自己,不管起点高低,努力总会带来希望。正是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成绩优异的邢小颖通过重重考核入职清华大学。
近几年,我国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要培养更多优秀技能人才,让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尽快弥补高技能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再认为读职业学校是一件“丢人”的事,而是认为如果想要实现高质量就业,不仅需要学历的“敲门砖”,更需要技术的“金刚钻”。
技能成才是一条阳光大道,行行出状元也是硬道理。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道路,还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资源,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环节入手,形成综合效应,吸纳更多优秀青年昂首挺胸端起“技能碗”,满怀信心走上“技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