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梓欣 通讯员王雷 国晓冉)日前,沧州市电子机箱商会对接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劳务协作天津地区招聘活动,为沧州电子机箱“智”造能力建设引入高质量人才。
据介绍,我市电子机箱产业是全省百家特色产业集群之一。青县是这一产业的重要聚集区,产品包括网络机柜、机车机箱、工业制造机箱、电子操作平台、大型电子屏幕墙、电力控制机房等500多个系列3000余种。截至目前,青县电子机箱企业总数已达1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72家,从业人员众多。为使从业人员就业更加稳定、收入更高、权益更有保障,沧州市电子机箱商会依托市级商会平台,创办了“沧州机箱巧匠”劳务品牌,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行业技能人员培养培训,促进电子机箱行业劳动者就业水平整体提升。同时,沧州市电子机箱商会聚焦“专、精、特、优”,着力提升电子机箱务工人员技能水平,整合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等各方力量,推动企业职工参与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企业职工新型学徒制培训、转岗培训、订单式培训、安全操作培训等项目,持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2023年,电子机箱产业集群共有1.8万人参加了机箱制图、焊工技能、电工、数控钣金等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了电子机箱行业人员技能水平。
与此同时,沧州市电子机箱商会积极引导企业引入数字化管理新机制,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电子机箱产品的竞争力和行业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推动电子机箱产业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