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5日
第06版:06

把烈士精神传承下去

王寿伟 44岁 王万洪烈士后代、退伍军人

我的二爷爷王万洪是1948年在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中牺牲的,当时年仅19岁。

我虽然没见过二爷爷,但却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

二爷爷参军入伍时只有17岁。听长辈们说,他从小就乐于助人、正义感满满,那年,得知可以报名参军的消息后,二爷爷就自己报名上了前线。

后来,二爷爷随部队到了济南,曾祖父得到消息后,赶过去看他。临别前,曾祖父问他:“啥时候能回家看看?家里人都想你了。”二爷爷说:“我也想家,可我还不能回去,什么时候胜利了,我什么时候再回家!”

可是,曾祖父和二爷爷谁都没想到,这竟是他们二人的最后一面。在那之后,二爷爷便奔赴战场,参加了淮海战役蚌西北阻击战,在战斗中牺牲。

听二爷爷的战友说,二爷爷是扛着炸药包炸敌人坦克时牺牲的。

长大后,为了进一步了解二爷爷的事迹,我通过史料了解到那场战斗的惨烈——二爷爷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17团战士,蚌西北阻击战是渤海纵队11师参加的一场战斗,11师大部分由沧州籍战士组成。战斗打响后,敌人疯狂进攻,我军伤亡惨重,防线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二爷爷所在的11师受命进入战场,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拼断了就砸石头……二爷爷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把敌人阻挡在阵地前。

战斗胜利了,二爷爷却再也没有回来。

二爷爷并不是我们家唯一的烈士,我爷爷的堂弟王万如也是烈士。

亲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在我们家传承了下来。从二爷爷那代人算起,到我这一辈,我们家一共出了两位烈士、5位军人。保家卫国这4个字,就像我们家的家训一样。

记得在我入伍的前一天,我爸和我聊了一夜。他说:“当兵不是为了享福。到了部队,一定要好好表现。遇到困难,多想想你二爷爷,千万不能给咱家人丢脸!”

到了部队后,高强度的训练一度让我难以适应。每当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二爷爷。当年,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们都坚持了下来,现在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5年军旅生涯,我连续两年立个人三等功,5次获评“优秀士兵”,得过4次嘉奖。

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儿子也将军人当作榜样,对二爷爷更是满怀敬意。

5年前,在“帮烈士寻亲”志愿者团队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二爷爷的安葬地。从那时起,我儿子便立志要考上国防科技大学。今年,他16岁了,正在为梦想努力。

我是烈士后代,烈士精神是我们全家最宝贵的财富,我为此感到骄傲!

2024-07-25 王寿伟 44岁 王万洪烈士后代、退伍军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109.html 1 把烈士精神传承下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