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9日
第06版:06

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

汇聚精英力量 增强教育实力

本报记者 赵玉洁

课堂教学

“我是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神圣的责任。在此,我庄严宣誓:树仁德,成教化,彰显教育力量;开智慧,致广博,追求多元共生;存勇毅,求精进,寻求至善至美;尚和雅,展个性,哺育桃李芬芳。”

在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新教师入职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举起右拳,郑重地宣读教师誓词。

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目前拥有教师133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7人;本科以上学历110人;中高职称教师52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3人。这里老中青三代教师齐聚一堂,干劲十足,积极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贡献力量。

立足课堂 常态教学精品化

“语文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儿童生命拔节的律动。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这是高新区教研主任听完语文教师刘月萍的课后写下的课堂寄语。

刘月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从文化视角去理解和领悟知识。去年,她执教的《浣溪沙》一课获评基础教育精品课省级优质课。在沧州高新区与南皮县区域结对帮扶活动中,刘月萍把这节课带到了南皮英才学校六年级的课堂上,与学生们一同品词析句。在她诗意的解读中,学生们慢慢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体悟到了诗人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

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还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智慧云课堂AI智能分析系统,立足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效率和质量,打造更多精品课程。

借力发展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23年9月20日,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与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正式签订结对共建协议。此后,学校先后派出30余位教师到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跟岗学习。

深入课堂观摩教学实例、参与教学研讨剖析课程内涵、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育新理念、观看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让老师们感触颇深,收获满满。

回来后,老师们把跟岗学习时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融入日常教学,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个性化的特色授课模式,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效率也有了很大提升。

学校创设了五大习惯标准并为每一名学生设立养成档案;创立围棋、创客编程、葫芦丝、足球、武术、篮球、口才等多个社团,满足学生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学校还选派语文教师、心理教师和管理团队到天津进行跟岗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邀请成功使者团队入校指导,凝聚教师团队力量,为教育教学注入强大动力;定期推选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利用寒暑假聘请省市级乃至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和名师,为老师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研修沙龙 持续提升专业素养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中研、研导教,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为此,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开设了名师研修沙龙,通过“课堂公开+专业阅读+写作+每周研修”的模式,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校本研修方面,学校建立共读书吧,为老师制订共读计划,采用自读和定期组织读书沙龙的形式,分享阅读收获;每周二至周五,是数学组、语文组、英语组和综合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大家围绕新课标的学习、大单元备课、课外阅读、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

在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跟岗学习期间,老师们接触到了那里的58节数学关键课。回来后,数学教研组结合2022版数学课标的颁布,在新理念的引领下,系统梳理了冀教版12册数学教材的知识脉络,确定了66节关键课例,并重点进行打磨。

除了日常教学教研,课题研究也是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2023年,学校申报的8项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全部立项通过。教师曹倩倩申报的《自媒体环境下小学生科普知识获取途径的研究》,成为沧州市十佳小微课题入围课题;教师宗树娟申报的《以积极心理学视野推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践研究》,被列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

2024-07-29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沧州高新区实验学校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625.html 1 汇聚精英力量 增强教育实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