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31日
第07版:07

新华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信用+审批+金融”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本报讯(韩希林 寇洪莹)新华区通过推行“信用+审批+金融”工作模式,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扩展信用应用为主导,以提升企业信用等级以及企业在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等方面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为抓手,实现“信用+”同审批、金融深度耦合,提高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获得感,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信用+修复”,以服务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华区将开展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和帮扶作为“支撑点”、将提升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作为“提升点”,积极引导企业主动立信、守信、用信、增信,形成企业信用生态的良性循环。新华区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宣传税费政策、开展征纳互动,对信用评价、信用修复、信用复评的条件进行普及和辅导,共1700余人次参与直播。针对一般失信企业,通过“线下+培训”的形式,召开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10余场,普及企业信用良好的优势以及信用修复知识常见误区,惠及企业200余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信用保障。

“信用+审批”,以精简打造企业极简速办。新华区灵活运用“信易批”服务模式,组合使用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式,打造多层次信用审批新格局。围绕企业信用,对守信主体在申报材料不齐备的情况下,享受容缺办理、告知承诺等便捷化服务,加快办理进度,实现“信用赋能、审批提速”。同时,强化事中事后履约动态监测,促使企业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身信用管理,帮助企业打造“信用名片”。

“信用+金融”,以政策助力企业添翼赋能。新华区打破银企对接沟通壁垒,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唱戏”的新模式,政府充当银企双方合作的助推者,依托沧州市中小企业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以企业信用作为融资沟通“硬通货”,推动资金供需双方交流合作,打通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将“信用+金融”普惠模式服务推广到全区每个板块,真正打通银企对接“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信用惠企政策宣讲7次,涉及企业140余家,进一步了解了企业融资需求,分享金融政策,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2024-07-31 新华区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5946.html 1 “信用+审批+金融”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