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康学翠
这几年,吴桥县沟店铺乡孙龙村的变化很大:硬化了道路、修建了小游园、完善了农田灌溉设施……每当说起这些,村民都会称赞他们的“小支书”孙浩政:“读书多、有见识、头脑活,我们孙书记能干、会干,而且心里装着百姓。”
有着硕士研究生“头衔”,却选择回村发展,为啥?孙浩政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大学选择到河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学习,就是希望能用所学所知带领村民致富。”研究生毕业后,在多家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时,他毅然回到生养他的这片土地。2021年3月,孙龙村村“两委”换届,孙浩政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孙龙村有200多人,700余亩耕地。村小人少,按说好管理,可正因为村小人少,各类资源不丰富,发展步履维艰。孙浩政上任头一件事,就是走田间、访农户,邀请党员、村民代表探讨村庄发展之路。十多天下来,他慢慢有了思路:“先从村民反映的问题入手,解决群众所盼。”
过去,村里蓄水少,农田灌溉一直用浅井水,孙浩政积极向上级申请落实了坑塘扩挖项目,疏浚引水渠300余米、扩挖坑塘9.5亩,全村蓄水能力翻倍增长。同时,他多方筹措资金,铺设地埋管道1500余米。村民浇地不愁了,浇地成本也大幅下降。
这事让孙浩政在村民中树立了威信。大家提起孙浩政,不再称呼“小伙子”,而是“孙书记”。
村民们的拥护也提振了孙浩政的信心。“咱们要因地制宜,深挖村里资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孙浩政向村民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心中的乡村振兴蓝图愈加清晰: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在孙浩政的带领下,村民齐上阵,清除垃圾、平整土地、种植树木……村子在不知不觉中变美了。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发展产业上,孙浩政选择与村里的吴桥繁兴种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这家企业收购玉米、加工畜禽饲料、养殖蛋鸡,辐射带动本县及周边县(市)10余家合作社发展。孙浩政认为,这也是村民们致富的“摇钱树”,他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扶持企业发展,还邀请养殖专家为企业员工与广大养殖户授课。截至目前,全村已有20余户村民干起养殖。
孙龙村是“现代杂技之父”孙福有的故里。去年,村“两委”协助上级部门完成了孙福有故居的修缮工作。这让重视文化传承的孙浩政找到了孙龙村文化振兴的方向。“利用好这一资源,努力打造杂技历史名村,让孙龙村成为吴桥杂技旅游中的一站。”孙浩政说。
谈及下一步打算,孙浩政说:“踏实干,带领群众蹚出一条致富路子。我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孙龙村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