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第7R版:

吴桥县民政局

“送医陪护”获评民政部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本报通讯员 王昱鑫 马哲麒

今年,民政部办公厅公布的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中,吴桥县民政局“按需定策,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送医陪护’服务类社会救助”案例,从全国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案例。

这一案例是吴桥县近年来积极探索“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新模式的成果,主要是针对特殊困难救助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中的重残老年人等救助对象的不同需求,不断拓展社会救助服务领域,在以前单一物质救助的基础上,还提供送医陪护、康复训练等多种服务,全方位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

2022年6月,吴桥县被确定为“市级社会救助(物质+服务)工作试点县”。 

吴桥县共有特殊困难供养人员1200多人、农村低保人员5500多人。按照10%的比例,吴桥县民政局随机抽取了130名特困供养人员和50名60周岁及以上低保重度残疾人进行了重点走访和座谈,详细了解和摸清他们在社会救助方面的需求。

立足群众需求,吴桥县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规定,对已确定的救助对象提供“送医陪护”“康复训练”服务。

在服务标准制定上,吴桥县民政局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医院、敬老院、养护院、家政服务公司等走访调研,了解相关护理知识和护理标准,制定了《“送医陪护”“康复训练”服务内容及标准》,细化饮食喂餐、卫生清理、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服务标准,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的生活需求。

为保证救助工作落实到位,吴桥县民政局牵头成立“物质+服务”工作专班,协调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民政部门对全县救助对象进行摸底统计,并发放“服务项目资格卡”,让救助对象了解服务内容和标准。同时,民政部门做好购买服务性社会救助项目跟踪监督工作,以服务对象满意度和服务内容记录作为验收评估标准,保障服务质量。

“送医陪护”救助模式,让特殊困难群众就医护理有了保障,减少了他们的就医支出,也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慰藉。这种新救助模式既满足了救助对象对物质的“硬需求”,又满足了他们精神层面的“软需求”。2023年以来,吴桥县累计为144人提供“送医陪护”服务,为28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2024-08-01 吴桥县民政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055.html 1 “送医陪护”获评民政部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