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要做到真减负、减真负,须从考核指标、考核程序、考核结果等方面出真招,真正让干部从冗杂繁复的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真抓实干上,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
统筹整合考核指标。在实践中,一些基层考核存在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工作要求脱离实际情况等现象,这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因此,考核要突出“精准”二字,按照“考少、考精、考重点”的原则,统筹做好考核指标的“进退留转”、归并整合,优化清理内容不具体、重复以及非工作重点的考核指标,确保考核指标科学精准。要规范精简、注重高效。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考核体系,实施精准条目式评价细则。减少不必要的考核项目,降低考核频次,避免多头考核、重复考核,让基层干部从繁复重叠的考核指标中抽离出来,并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基层工作的实际,及时调整和优化考核指标。
精简优化考核程序。持续完善考核机制。树立干在平时、比在平时、优在平时的考核导向,让基层从开会汇报的考核形式中脱离出来,从文山会海、拍照留痕的评判标准中脱离出来。要坚持实干导向。开展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度、年底亮结果活动,避免多头考核、无用考核、形式考核,动态掌握考核指标实时进度,切实提升考核精准度,进一步提高考核效率。做到既看日常又看应急、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组织评价又看群众口碑,让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落实上,减轻基层单位迎考压力。
综合运用考核结果。考核不仅是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和检查,更是激励和鞭策。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考人”与“考事”相结合,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年终考核为重点,综合评定考核评价结果。将考核结果与职务提拔、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挂钩,并列入个人档案,发挥好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做到以考促用、以考促改、以考促管。建立正面和反面两个清单,树立奖惩分明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对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大力褒奖鼓励,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作为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约谈问责,通过合理的考核激励引导,真正让基层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