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7日
第02版:02

别让“AI外呼电推” 成为骚扰电话帮凶

刘 杰

“这里是口腔医院,请问你有没有牙齿治疗方面的需求……”据媒体报道,近来,上海等地的一些群众频繁接到这样的骚扰电话。不仅是口腔领域,笔者也曾接到过金融、商品推销等领域的骚扰电话。有媒体调查发现,在许多骚扰电话背后,“AI外呼电推”起着帮凶作用。

“AI外呼电推”,即第三方企业在传统外呼电话推广过程中接入AI技术,当电脑系统自动外拨电话接通后,先播放一段AI语音,一旦检测到人声应答,则直接转给人工客服跟进对接,并筛选出有某种需求的群众,然后将这些信息出售给有相关需求的经营者。通过这种方式,每天可外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条语音电话。因此,有群众反映:“已经反复表示没有需求了,骚扰电话仍会持续不断地打进来。”这给人们带来很大困扰。

近年来,AI在商业化应用领域有许多探索,给公众也带来了便利,但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技术门槛降低,一些违法应用也随之而来,“AI外呼电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AI外呼电推”泛滥,是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一些互联网公司和不法营销者无视法律规定,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和利用群众信息,对群众进行频繁电推骚扰,不仅侵犯了群众隐私,也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同时暴露出监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AI技术无论如何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归根结底都应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而不能成为任意泄露个人隐私的工具。

技术本身并无善恶、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能否对其进行正当应用。AI应用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对AI应用加以正确引导,避免个人隐私泄露。如完善多部门共治机制,严格规范人工智能应用中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使用等程序。另外,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尝试用AI治理AI,架起保护个人信息的一道坚实的“墙”。

2024-08-07 刘 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570.html 1 别让“AI外呼电推” 成为骚扰电话帮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