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8日
第01版:01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激励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干部职工——

守护“候鸟天堂” 打造“生态名片”

本报讯(记者刘杰 通讯员张景兴)“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刚刚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广大干部职工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对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守护好这一“候鸟天堂”。

“此次申遗成功,进一步提升了南大港候鸟栖息地乃至沧州的知名度,也为沧州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世界遗产片区以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优选地带来了新机遇。”南大港产业园区文化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棚译表示,他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的要求,充分发挥世界自然遗产地优势效应,科学打造观鸟研学、湿地观光、湿地康养度假等生态旅游产品,努力将湿地周边建设成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综合经济发展区,进一步带动全域旅游和本地服务业发展。

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总面积达7500公顷,属于典型的滨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拥有环渤海生态区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典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当下的南大港候鸟栖息地绿意盎然,水域蜿蜒交错,苇丛绵延多姿,雁飞长空、鱼翔浅底,万顷湿地犹如一块块绿丝绸绵延铺展,白鹭、黑翅长腿鹬等珍鸟在静谧的芦苇丛中发出阵阵鸟鸣。

“随着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越来越多的鸟类爱好者和游客来到这里打卡拍照、观察鸟儿的生活习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南大港产业园区自然和规划局局长孟召蕾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强南大港候鸟栖息地管护、鸟类科研监测等工作,建设好2024年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科学谋划2025年生态修复项目,确保这一自然珍宝得到更好保护与传承。同时,加快建设南大港世界遗产展示中心,通过展示南大港鸟类栖息地申遗过程和成果,提升南大港湿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位,持续增强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知名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大港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王立军介绍,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中转站以及众多珍稀水鸟的栖息繁殖地,每年经由保护区的旅鸟种类达152种,在迁徙季节,每隔5—10天就会更替一批不同的候鸟种类及群体。接下来,他们会不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候鸟提供更加稳定、更高质量的栖息环境,打造世界遗产的“生态名片”。

2024-08-08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激励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干部职工——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745.html 1 守护“候鸟天堂” 打造“生态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