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
第01版:01

爱国奋斗 逐梦复兴

——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优秀专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侧记

新华社记者 丁小溪

盛夏的北戴河,气蒸霞蔚,万木竞秀。

8月1日至7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8位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科、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优秀专家代表齐聚渤海之滨。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今年的暑期休假活动以“爱国奋斗”为主题,激励专家们爱党报国、埋头苦干,再攀高峰、再创佳绩。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

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专家们搏浪击涛、一往无前,壮志豪情与金沙白浪汇聚成雄浑澎湃的和鸣,在碧海青天久久回荡。

山海为证

“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繁花簇簇,蝉声悠悠。沿着蜿蜒小道,专家们三三两两,闲庭信步。

“能够参与这次休假,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党中央对我们专家人才的关怀和信任,更是厚望和重托。”

接到休假通知的那一刻,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正奋战在找矿勘查项目一线。深耕矿产资源领域逾40年,周琦带领团队艰苦攻关,多次实现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把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大局的突出位置,高瞻远瞩、守正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尊重人才、信任人才、支持人才、关爱人才。

8月3日,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看望慰问暑期休假专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广大专家人才致以诚挚问候,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专家们第一时间将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和同行,鼓舞带动大家心怀“国之大者”,锐意开拓进取,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回国任教20年来,有机会能够在自己的国家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是我这一生感到最幸运、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表示,看到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和中国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工作、回馈家乡。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回信,勉励他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专家住地宾馆的大堂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幅“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的照片,彰显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上天、入地、下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英雄航天员王亚平驻足观看照片,深有感触。“我们身处在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光辉时代,推进着一项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要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坚信拼搏奋斗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海风习习,海浪滔滔。专家们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勇做投身时代洪流的奋斗者和弄潮儿。

潮起东方

“迎难而上、蹄疾步稳,激荡改革创新源头活水”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改革春潮涌,气势如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连日来,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专家们碰撞思想、激扬智慧、增进共识,不断汇聚前行的力量。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认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就要在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上做文章。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把三者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对高校来说,就是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设置,培养更多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薛其坤说。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8月3日下午,古朴典雅的会客厅中,专家们围坐一起,开展热烈的小组讨论。

(下转第四版)

2024-08-09 ——党中央、国务院邀请优秀专家人才代表北戴河休假侧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6859.html 1 爱国奋斗 逐梦复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