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2日
第07版:07

秋季怎样养生

立秋后,天气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那么,秋季养生要注意什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博士刘建建议,秋季养生,要把握四个原则。

润燥养阴慎进补

刘建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入秋后宜食生地粥、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等以滋阴润燥、健脾祛湿,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可补充夏季的消耗。如何科学进补才能起到养生的效果?刘建建议,可以先找中医师辨明体质,根据体质及身体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调补。患有胃肠道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不宜摄入太多肉食,可以补充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等具有清补功效的食物,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心境宁静忌忧郁

刘建建议,秋季情志养生也要以“收”为要,要保持心境宁静。秋应于肺,在志为忧,人们心情容易抑郁。秋季情志养生方法:要心境淡泊、神志安宁;适当增加阳光照射,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勤于运动,多参加一些室外活动,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放松心情;培养兴趣爱好,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改善心境。

早睡早起防受凉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们应当做好保护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宣发。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点至10点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早起,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有一定作用。

刘建说,起居养生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不要贪凉,夜晚气温低,注意增衣被,慎用空调,以免受凉;室内温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睡眠充足,一般8小时左右,坚持午睡30分钟至1小时,但睡眠也不宜过多;注意皮肤保养,秋季湿热重,防止皮肤感染。

适量运动忌过度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是锻炼身体的大好时机,人们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秋天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时期,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身体发热,微微汗出;锻炼后以感到舒适为标准。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操。不适合选择运动量太大的运动,避免运动后出汗过多,容易使邪气乘虚而入。尤其是老人、体质虚弱者更要注意运动适度。

刘建提醒,秋季运动还要格外留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些盐水,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宜。

哈薇薇整理

2024-08-1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7163.html 1 秋季怎样养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