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汝汀
昨天清晨,在位于青县南环路的3号职工餐厅,周边环卫工人陆续走进屋内,从志愿者手里接过免费的爱心早餐。刚出锅的馒头、油条,配上热乎的米粥、清爽的小菜,让环卫工人心里暖暖的。
向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是由青县红色薪火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杰提议发起并出资支持的爱心活动。除了常态化的免费早餐,张杰还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向环卫工人开展送清凉、义诊、义务理发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关爱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凭着对公益事业的一腔热忱和倾情投入,张杰入选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中国好人榜”。
“我母亲曾经也是一名环卫工人。小的时候,母亲每天凌晨四点多就要起床去工作,忙完清晨的清扫任务,还要赶回来给我和姐姐做饭、送我们上学,随后又要返岗继续工作。”张杰说,母亲的经历,让他深知环卫工人的不易,所以他从小就想,等以后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为环卫工人做些事情。
如今,事业有成的张杰,不仅关爱环卫工人,还将公益事业的触角延伸到退伍老兵、留守儿童、受灾群众、残障人士等群体。仅去年一年,张杰及他的团队就先后组织各类慈善活动100余场次,慰问或救济军烈属、困难群体1500余人次。
为了帮助困难群体改善生活,张杰利用自己创立的沧州红色薪火培训服务有限公司,免费培训各类残疾人600余人,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面对一些突发的灾害,张杰也会竭尽全力履行社会责任。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水灾,张杰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送去大量救灾物资。2022年3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张杰带领志愿服务队,先后出动车辆60余台次,向隔离点运送物资3万余件,并购买近万元慰问品慰问抗疫一线工作人员……
爱心,蕴含着动力。爱心餐厅的厨师代伟是一名残障人士,他一度因为身体原因而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张杰得知此事后,决定帮代伟走出“阴霾”。张杰一方面给予代伟生活上必要的帮助,一方面引导他转变心态,并鼓励他发挥自己会做菜的优势,来到爱心餐厅为环卫工人做饭。“自从来到爱心餐厅,心情都比以前好了很多,能够用自己的付出,给予别人一份快乐,真的很有意义。”代伟说。
“我们常说弘扬雷锋精神,张杰热心助人的行动,就是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曾两次来到青县和张杰一起做公益的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说。说来也巧,张杰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参军期间是一名工程兵驾驶员,和雷锋同兵种同岗位。军队里学习雷锋的浓厚氛围,也激励着张杰日后投身公益事业。
2022年,有着“军人情怀”的张杰,在青县创建了沧州首家“拥军爱心小屋”,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与创业支持。同时,他利用这个平台,向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宣传英烈精神。程桂方是一名退役老兵,生活并不富裕,张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自己公司为程桂方安排了保卫工作。生活有了保障的程桂方,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和张杰一起投身公益、回报社会。
“入选‘中国好人’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激励,我会继续坚守在这条公益道路上,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张杰说。如今,在张杰带动下,许多曾经接受过帮助的人,也像程桂方一样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志愿者团队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