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4日
第06版:06

沧州坊

杨金丽

王少华 摄

今年“五一”假期,刚刚揭开神秘面纱的沧州坊,成了京津冀旅游的热门打卡地。看着手机上一条条推送的沧州坊热闹欢快游乐场面的视频,既迫切想去,又怕人多太拥挤。干脆,宅在家里,先紧着外地游客玩个痛快。

沧州坊我是必须去的,不为别的,单为续缘,也要有此一行。

谁知这一等就是3个月。

盛夏时节,我和好友乘船沿着沧州中心城区段运河航道,一路迤逦向北。北方的夏天燥热异常,运河上的风挟裹着泠泠的水汽,有难得的清凉。船行运河,只见两岸青翠欲滴,水面涟漪阵阵。绿树掩映中,运河东岸荷花深处,“沧州坊码头”几个大字赫然在望。

靠岸、下船,一路穿过码头、莲池、花丛和挂满“千年沧州·游乐有坊”彩绘竖幅及大红灯笼的广场,就来到了沧州坊牌楼前。牌楼是三楼四柱式结构,古色古香,冲天而起,颇有气势,再现了漕运时期沧州运河码头的繁华盛景。牌楼两侧,各有两组沧州武术人物塑像,象征着热情好客的沧州人在迎候四方宾客。

朋友边拍照边感叹,刚开街时,沧州坊内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古筝、二胡、舞狮、戏法、小丑巡游、汉服歌舞……或古典高雅、或热闹喜庆,让人沉浸式体验千年沧州的历史场景。平时的沧州坊,没有了节日的热闹,更多了一份自在悠然。

行走沧州坊,只见商街两侧都是古香古韵的明清风格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灰墙黛瓦,甚是精美。漫步其间,一处处体现沧州文化元素的景观小品,复原了古时运河沿岸的生活场景:武术杂技雕塑、拴马桩、运河酒坊……应有尽有,随处可见。几步一场景,移步皆故事,让人思接千古,神飞物外。我们一会儿置身于武侠江湖,一会儿又来到运河岸边,一会儿又到了运河酒坊,恨不得品一口让钱谦益和纪晓岚都垂涎三尺的沧酒,吟一首让吕洞宾和乾隆皇帝都叫好的古诗……

镖局铜人区里有镖旗、镖箱、镖车等雕塑。由真人扮演的铜人引来游客纷纷合影。有人讲起了“镖不喊沧”的故事。运河与武术因这个故事,而产生了联系。大刀王五、大侠霍元甲,以及沧州武术的名头,也随着千年流淌的运河水而闻名遐迩。

正在方言墙前品味着沧州老俗话的魅力,一群汉服女子迎面而来。她们衣带飘飘,罗扇轻摇,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驻足方言墙前,她们也说起了沧州话。语俚情远,千百年来,人们就是用这样的语言传颂着《诗经》,接续着中华文脉,成就了沧州“诗经之乡”的美名。

在沧州坊中行走,不时让人有穿越到古代的感觉。来到古色古香的戏楼前,好像能听见运河上飘来的京韵京腔,千秋故事,粉墨人生,在这里上演。走进幽静典雅的四合院,三五好友悠然自得,随意而坐,感受运河人家岁月静好的惬意与宁静。登上巍峨的城楼远眺,向西,蜿蜒的运河水静静流淌,东瞰,沧州坊商街全景尽收眼底。高天辽阔,绿水如练,蓦然间,在这里见天见地见自己。

我和沧州坊的缘分始自10年前。那时,大运河申遗成功不久,喝着运河水长大的我兴奋不已,和几位朋友相约一起走运河。那年秋,我们恰巧走到了这里,不由惊叹造物主的神奇。大运河在这里甩了一个漂亮的大弯,我们把它命名为月亮湾。我们在月亮湾里租地垦田,汲运河水,享田园乐,一种就是五六年。直到园博园项目动工,才不得不离开。

当初离开时有多不舍,今天重返故地,就有多感慨。城楼的位置,正对当初的菜园。那时,我们要爬一个高高的土坡,才能走到河堤,再从河堤沿月亮湾向北,穿过一座桥,才能来到东岸的菜园。

再回首,昔日运河边我们躬耕的农田,被今天气象一新的沧州坊完全取代。千百年来,很多东西不都是如此迭代的吗?但总有些东西是取代不了的。比如,对大运河的感情、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2024-08-14 杨金丽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7422.html 1 沧州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