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生
长篇小说《汇水河》经由全国27家出版社联合推荐,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部以沧州地域风情为背景、以赵白两个家族的兴衰际遇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力作,煌煌130多万字,历时近十载,呕心沥血完成,令人感动敬佩。
小说视角宏阔,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节奏舒缓,叙事从容,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小说人物众多,植根于本土的人物群像,性格立体鲜明,思想真实可感,原汁原味,生动鲜活;众多故事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撼人心魄。小说融入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增强了行文厚度和审美观感,铺展开一幅百科全书式的地域风情画卷,其中方言的融入不涩不兀,更显个性特色、乡土气息。
《汇水河》作为长篇乡土文学作品,显示了独特的文学价值。
第一,历史意识的自觉与审视。从清末到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历史从乱到治,是不是刻意选择这样一个不同以往的时间周期,作者没有直接回答。我想这不会是一个偶然。而历史事件、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大量书写,无形中增加了小说的历史厚度。
第二,文化意识的自觉与烛照。作为文化工作者的范凤驰,让文化元素灌注《汇水河》全篇、充盈到细枝末节。如对风土人情细致精准的描绘,盖房搭屋,婚丧嫁娶,祭祀供奉,游戏节日,全部注入笔端,叙述描画,近乎纤毫毕现,无形中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厚度和审美价值。这也是这部作品最为成功、价值凸显的亮点之一。
第三,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由于作者的写作内容大多来自真实历史事件和亲耳聆听的真人讲述,从而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作者对于大量的真实事件予以历史审视、冷静选择,发挥能动性进行再创作,完全吻合现实主义的创作标准,对赵白两个家族多个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就是最有力的佐证。至于赵家白家的发家传说,看似具有魔幻的性质,其实是人们社会道德文化认知低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
第四,作者对故乡故土的热忱浸润全篇。漂泊是人类的永恒状态。故乡,是先辈漂泊的最后一站;孤独,是每个个体的生存本真;对生存价值的追求,是个体的本能。故土带给作家的往往是异乎寻常的敏感认知和丰沛的创作激情。故土意识,是大多数作家的创作动力之源、灵魂所系。
作者在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挖掘中、人物的创作塑造中,接续家乡历史,传承故土文化,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冀东南平原的风土人情长卷。
作家刘震云认为,成功者是蹚过聪明的河流,走向愚公的山的人。大智若愚,藏巧于拙。作者持之以恒地下笨功夫,投入自己对生命、对故土、对艺术的全部认知、深情和热忱,终让《汇水河》成为价值独具的艺术存在,为这片历史文化深厚的土地书写了一部丰碑式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