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5日
第03版:03

种植文玩葫芦、创作葫芦烙画……

盐山“葫芦迷”的致富经

本报记者 胡学敏 本报通讯员 胡 娜

胡金刚创作葫芦烙画

“俺们村有两个葫芦园,谁见谁喜欢。”日前,记者来到盐山县庆云镇石家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村里有俩“葫芦迷”,他们种的葫芦不普通,外形奇特,卖价比普通葫芦高出不少。

葫芦能有什么花样?记者专程来到一位“葫芦迷”的葫芦园里一探究竟。这位“葫芦迷”名叫艾猛,他种的葫芦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大的有1米多高,小的仅有硬币大小,有的“长脖子”,有的“大肚子”,还有的葫芦“嘴”形似莲花……

“这种外形像‘8’字的叫‘八宝’,这个形态瘦长的是‘三庭’,那个‘嘴’特别长的叫‘长嘴八宝’……”说起自家葫芦园里的各式葫芦品种,艾猛滔滔不绝。艾猛说,五六年前,他在网上看到各式各样的葫芦很是喜欢,经常买来把玩,一来二往,自己也学习了不少关于葫芦的知识。后来,他干脆买来种子,在自家院子里种。同村的胡金刚是艾猛的好友,看到艾猛种的各种葫芦后,也被这些形态各异的葫芦吸引,开始在自家院子里种植。

在“玩”葫芦的同时,艾猛和胡金刚也发现了商机。一次,在山东一个景区游玩时,艾猛看到各式各样画着画的葫芦很受游客欢迎。回来后,他就和胡金刚买来工具,跟着网上视频学习在葫芦上烙画。没想到,胡金刚虽然没学过画画,但经他手绘制的葫芦烙画别具风格。有一次,他画的一个葫芦被网友看中,卖了800元。两人还发现,网上好的三庭葫芦能卖2000元,长嘴八宝卖600元,这让他们萌生了种葫芦致富的想法。今年,他们分别流转了一块地,种了不同品种的葫芦。

每天天刚亮,两人就来到各自的葫芦园忙碌起来,打叉、掐芯、剪蔓……他们样样精通。“葫芦蔓长得特别快,一天不管就长得很长,如果光长蔓,葫芦就结得少。”胡金刚说,他们还尝试做塑型葫芦,专门购置一些塑料模具,在葫芦还小的时候套在葫芦外面。这样一来,随着葫芦慢慢长大,就会长出各种不同的造型,这种葫芦又好看又好卖。“今年我这一园子葫芦长得都不错,保守估计每亩地能收入1万元。”

“今年试种效果挺好,明年我们准备把葫芦种植技术教给其他村民,让大家一起致富。”艾猛说,他还计划和胡金刚利用闲暇时间教村民葫芦烙画技巧,让种出来的葫芦全部变身“宝葫芦”。

2024-08-15 本报记者 胡学敏 本报通讯员 胡 娜 种植文玩葫芦、创作葫芦烙画……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7641.html 1 盐山“葫芦迷”的致富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