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晓卉 本报通讯员 孟红微 陈子康
昨天,任丘市辛中驿镇陈家边村党支部书记陈宗伯打开电脑,将今年村里新考上本科院校的6名学生的名字一一输入表格中。“陈书记,咱们村里的‘人才库’里又添新人啦!”“是啊,自打有了这些力量的加入,村里的日子更有盼头了。”陈宗伯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说。
要做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加入其中,实现一人带动一家、一家带动一片。围绕“要引导什么样的人、以怎样的形式加入”这个问题,陈家边村“两委”成员多次商议后决定,在村里建立“人才库”。
陈宗伯说,对于加入“人才库”的人选,他们定了标准:有一技之长、有上进心、头脑灵活、政治素质过硬且村民认可。除此之外,他们还将村里每年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吸纳入库,并对他们进行动态管理。一方面在上学前由村集体出资,给予每人1万元,鼓励学子们好好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学成归来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到现在,‘人才库’已经吸纳了55人,这里面有自主创业的老板、有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优秀青年,还有拥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大家都心系村庄发展,只要有需要,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陈宗伯说。
党员陈兆飞是“人才库”中的一员。今年38岁的他,创办了任丘市鑫实门业有限公司。创业成功后,陈兆飞不仅为本村4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还积极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和其他队员一起义务守护村庄平安。今年35岁的刘龙飞是村里的电工,村里谁家出现电路故障,不管什么时间,刘龙飞都会赶过去维修,不怕辛苦、不讲报酬。在他看来,能够加入“人才库”特别光荣。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前一阵子村里开展新民居建设前期动员工作,‘人才库’成员都特别支持,不仅率先带头签下同意书,还帮忙给村民做思想工作。”陈宗伯说。
为扩大“人才库”,陈家边村“两委”在村里开展培训,进行人才“孵化”。“我们依托有关机构,定期实施新农民培育计划,并邀请相关专家,对村里的种植、养殖户以及学习能力强的村民进行知识培训、技术指导,争取在他们中间培养一批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致富带头人,为振兴村庄增添新力量。”陈宗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