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力
空牛奶盒,100个28元;空笔芯,100根21.14元……近日,有关“谁在大量购买空牛奶盒空笔芯”的话题引发关注和热议。据报道,一些地方的学校出于环保教育目的,要求学生每月收集空牛奶盒、空笔芯,并将其视作一项作业。一些学生完不成任务,导致家长不得不帮着孩子网购上述商品。
表面看,为提高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给同学们布置环保作业,其出发点是不错的。但在现实操作中,这类作业很容易“走偏变味”,进而导致学生家长网购“造假”等行为发生。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通过量化考核来评判学生的优劣。当环保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形式主义的作业时,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受环保的重要性,更无法将环保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践作业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为帮助孩子们高效完成实践作业,达到预期目的,学校应努力提供更多选择、更优方案,让学生跟着兴趣做,而不是被任务牵着走。同时,学校评价实践作业,不仅要看结果,还要注重过程。
就此而言,学校要提升孩子的环保意识,完全可以有更优选择。比如,在教室里设置回收分类垃圾桶,并向学生传授正确分类方法;带孩子们亲身体验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们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大课堂,进行沉浸式学习,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学懂弄通有关知识,进一步树牢环保意识。
学生只有在寓教于乐、健康快乐的教育环境下成长,才能成为人格健全的可塑之才。去掉形式主义,拒绝攀比内卷,引导孩子们享受实践过程,只有这样的作业,才不会是家长之累、学生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