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梦
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河北银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总经理王文达的带领下,以本地旱碱麦为原料,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生产模式相结合,积极创新旱碱麦面食品类,在做精馒头、面条等传统面食的同时,先后推出80多种特色面食产品。
眼下,王文达在持续深耕线下渠道的同时,积极拓展线上销售,吸引众多网红达人抛来橄榄枝,让旱碱麦的麦香飘向全国。
发力电商搭“快车”
“各位朋友,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款旱碱麦面花礼盒,面花用本地旱碱麦面粉制作,带着丝丝麦香,特别有嚼劲。”8月16日,在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河北银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网络直播间内,主播正在向广大网友推介“渤麦佳品”旱碱麦礼盒系列产品。
“从去年开始,我们适时调整营销方向,瞄准火热的线上市场,在诸多旱碱麦面食中,主推礼盒系列产品,促使销售额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各平台已累计销售旱碱麦产品3万多单。”银海农业总经理王文达高兴地说。
“我们的产品销售额实现了快速增长,一方面靠积累的好口碑,另一方面与线上渠道的成功试水密不可分。”王文达带领企业开始转型。
银海农业是一家拥有旱碱麦种植基地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以本地旱碱麦为原料,积极创新旱碱麦面食品类。将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生产模式相结合,在做精馒头、面条等传统产品的同时,还创新生产特色产品,目前拥有80多种面食产品。
很多外地食客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品尝到银海农业的馒头、酥饼等产品后,立刻就被这些美味的面食深深吸引,大家纷纷通过餐饮企业订购相关产品。受此启发,王文达从2023年初开始,组建团队开拓线上销售渠道。
新技术让面花更保鲜
线上推广带来的市场反应,很快给王文达带来惊喜。
“我们在抖音平台上的第一次直播,就吸引了100多人次在线观看,快速带动了相关产品销售。随着直播场次增加,直播间观看人次达到了6000至7000人。”王文达关注着不断上升的直播数据。
随着银海农业旱碱麦产品飘香“云”端,公司的产品也吸引了东方甄选等知名线上销售平台的关注。很快,他们的产品亮相东方甄选河北行直播专场,得到众多网友的认可。
正当王文达将电商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之时,危机也在悄然逼近。
原来,随着银海农业面食产品飘香“云”端,传统面食的短板开始暴露。
“我们采用老面发酵工艺,产品生产中防腐剂零添加,面食中酵母菌群相对活跃,在高温天气,更是加速了产品的腐坏。随着线上销售量的增大,物流时间增长,直接导致产品腐坏的几率变大,拉低了客户的消费体验。”王文达颇为无奈。
为走出困境,王文达壮士断腕,直接放弃广东、福建等地市场;同时,他开始与中国农科院对接,双方合作开发面食新型保鲜技术。
在中国农科院专家的牵头指导下,银海农业技术人员围绕馒头、面花等面食产品的保鲜技术展开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个月试验,他们通过产品单独包装、内配脱氧剂、生产温度控制、使用包装新材料等系列创新方法,实现了保鲜技术的升级,让面花的常温保质期从2到3天延长至1周。
保鲜技术升级,带动企业的面食产品销售范围从京津冀地区扩展至全国,销售周期也从之前的冬季销售变为现在的全年可售,预计销量可翻一番。
大数据筛选网红带货
保鲜技术升级+传统工艺生产,让银海农业的系列旱碱麦产品香飘全国,引来众多网络达人为公司主动带货。
“今年春节刚过,公司电商团队突然接到拥有百万粉丝的音乐博主伊扬的电话,当场表示要在自己的直播间为我们带货宣传。”王文达回忆当时情景。
原来,春节期间,伊扬网购了银海农业的产品,品尝过后,立刻被其醇香的口感所吸引,并有了主动带货的想法。
为进一步深耕线上市场,王文达利用大数据,挑选出一些粉丝在10万至30万间、京津冀区域内的生活类达人试水带货。
“在数据对比中,我们发现10万至30万粉丝的生活类达人,粉丝黏度较高,适合带动产品销售。”
如今,超过60名生活类达人加入了银海农业带货团队,着实带火了银海农业的旱碱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