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向枕边的手机”“不玩手机比少吃顿饭还难受”“每天在APP上打卡领金币、兑换小礼品”……这些曾贴在“网瘾少年”身上的标签,如今成为一些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直播间等不能自拔,每天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网友吐槽,现在角色反过来了,以前父母总叮嘱自己“少玩手机,不要沉迷”,如今换作自己督促父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网络。手机这一方小小屏幕,为老年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大千世界的大门,却也悄悄“绑架”着他们的生活。一些APP不断深挖老年用户的喜好和特点,精准推送其喜闻乐见的内容,进一步吸引“银发族”成为“低头族”。如今,在社交平台上,“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成为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拯救“网瘾”老人,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是剂良药。据媒体报道,一些老年人随子女搬到陌生的城市,脱离了熟悉的环境,内心的孤独感更加强烈,因此逐渐迷上了上网,经常拿着手机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有的时候不上网就“茶饭不思”。对此,儿女们要经常关心陪伴父母,鼓励老人上老年大学,培养兴趣爱好。当老人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自然就会减少上网时间,减少对互联网的依赖。
有关部门也应多组织形式多样的老年人活动社团,帮助老年人搭建社交渠道,排遣孤寂,创造适宜于老年人抱团生活的社区环境。预防老年人网络沉迷,同样是网络治理面临的课题。互联网平台要“适老”,更要“护老”,可以尝试推出预防老年人沉迷网络的系统模式,规避老年人沉迷网络风险。
对于老年人而言,要严格自控自律,限制“刷手机”时间,毕竟长期上网影响健康。老年人久坐少动,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神经高度紧张,缺少锻炼,容易对颈椎、脊柱、腕关节等造成压力。希望老年人多多关注和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积极投入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莫让智能手机“偷”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