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6日
第03版:03

家门口的“医靠”

——走进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马营村卫生室

本报记者 康学翠 本报通讯员 刘晓天 刘 浩

8月21日,夜色已深,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马营村卫生室的灯依然亮着,村医孙杰还在坐诊。

“您这是脾胃不和、气血不足所致,我给您开点药。”孙杰给患者把脉后,开出药方,并将服药注意事项一并写上。

中医理疗室内,两位村民正在做针灸。说起村卫生室和村医孙杰,她们赞不绝口。“村卫生室药品很多,孙大夫技术好,家里人生病了,我们都找她看病开药,很方便。”“是啊,这里设备还全,我们不出村就能做很多检查和治疗。”……

村民感受到的就医便捷,得益于近年来各级有关部门对马营村卫生室建设的大力支持。这一点,在村卫生室工作20余年的孙杰感触颇深。

以前,村卫生室面积小、药品种类少、医疗设备欠缺。如今,占地12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划分出多个诊疗室,药房药品达120余种,配备常见医疗设备12种。“现在,村民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先来这里。”孙杰说,不仅本村村民,就连附近的孔家庄村、李刘堡村的村民也常来此就医。

去年,马营村卫生室成为沧州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中医阁”项目建设单位,又配备了全自动煎药机、牵引椅、电针治疗仪、红外光灸治疗仪等中医诊疗设施设备,可为周边村民提供80余种中药饮片和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马营村有常住村民625名,村卫生室为他们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像孙长流老人,曾患过脑出血,我必须密切关注。”孙杰翻阅着一本健康档案说,她重点对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以及65岁老年人等人群进行跟踪管理,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随访、健康指导等,全面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

“卫生室还配备了网络心电图机。”孙杰指着一台设备说,通过它,可以将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传输至南大港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院专业团队可在线指导,提出诊疗方案和处方建议,为基层医疗机构诊治提供帮助。

此外,村卫生室还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种器械智能、便捷,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操作。它可以自行判断、分析患者身体情况,识别是否需要除颤,在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救命神器’之称。”提到这些医疗设备,孙杰越说越兴奋。

孙杰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南大港医院多个科室负责人的电话。“对于一些急危重症患者,我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其转诊至南大港医院。”她说。前两天,一位因胆囊炎、阑尾炎引发剧烈腹痛的老人来找她,她第一时间联系了南大港医院外科主任刘建国。老人因送医及时,目前已转危为安。

未病早预防、小病不出村、慢病有管理。秉承着这一理念,马营村卫生室医护人员一直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

南大港产业园区卫生计生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石磊介绍,今后,他们将持续推动医疗卫生健康工作重心下沉,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基层群众。

2024-08-26 ——走进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马营村卫生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8443.html 1 家门口的“医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