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7日
第05版:05

心安运河畔 甜蜜一座城

——“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第四场)侧记

访谈现场(左起:王少华、寇金星、郑志利、吕奎、齐斐斐)

▲“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第四场)访谈环节在沧州包记甜心举行。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刘国江(左)为沧州包记甜心颁发沧州日报社“文化志愿者联盟活动基地”牌匾。 ▼活动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

郑志利(右二)为大家讲解运河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撰文/杨金丽 摄影/魏志广

■ 策划:张徽贞 周红红

■ 执行:齐斐斐 杨金丽 杨静然 寇洪莹

七八百年前的金元时期,在大运河畔沧州城西,有一家名为丰成馆的客栈,堪比今天的五星级酒店。每天,南来北往的士子商贾在这里短暂休憩时,会端起印有“丰成馆”字样的精致茶杯或白釉瓷碗,品茗或宴饮。

而今,在这个位置上,一家名为沧州包记甜心的烘焙工厂店,迎接着八方宾客。敞开式的操作间里,甜点师正有条不紊地制作着各种甜品,在人、货、场的全新购物体验中,消费者可随心所欲地选购甜品,品尝生活的甜蜜。

8月20日上午,由沧州日报社主办、佳焙多(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第四场)在沧州包记甜心举行。大家一起行走运河、探访古迹、寻找文化的根与魂。穿越时空,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段运河的前世今生。

选址运河畔

更多源于对运河的感情

“美丽的沧州是我故乡,那是我日夜思恋的地方。那儿有大运河穿城而过,那儿有大枣园儿蜂飞花香……”一曲充满地域风格的《沧州故乡情》,拉开了活动的序幕。演唱者是我市央视签约歌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袁冰。

沧州日报常务副总编张徽贞说,运河文化是沧州的文脉之一,是浸润在沧州大地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大运河像一条脐带,千年不息地输送着物质和精神的养分,养育了运河两岸的子民,也带来舌尖上的乡愁味道、烟火人间的生动美好。漕运兴盛时,运河边商铺云集。这次举办活动的地方,几百年前曾是丰成馆,出土过很多文物,沧州市博物馆内设有它的展区。而今,沧州包记甜心在此开店,给生活加甜,让文化入心,带来商业新风的同时,也必将续写新的运河故事。

佳焙多(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张辛军是沧州包记甜心的管理者,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沧州人。他说,大运河是沧州的文化根脉,在甜品研发创意上,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灵感。当初选址运河边,更多源于自己对这条河的感情。而今,随着沧州大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两岸人兴业旺,门前街道人流如织,沧州包记甜心也正在享受大运河文旅带来的红利。他们的企业文化是匠心独运、甜蜜共享。未来他们将在甜品制作中融入更多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独具魅力的甜品品牌。

活动现场,沧州包记甜心工作人员为大家展示了一款特别制作的文创月饼。制作者巧妙地将“运河湾”“铁狮子”“南川楼”等沧州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让大家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沧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后,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刘国江为沧州包记甜心颁发沧州日报社“文化志愿者联盟活动基地”牌匾。

行走大运河

感受运河岸边商贸气息

大家从沧州包记甜心出发,一路行走运河,探访古迹。

“这一段可看的古建、遗迹、遗存非常多。”任丘市政协副主席、文物专家郑志利边走边介绍。多年前,他参与了丰成馆的考古发掘工作。当时出土的金元时期的文物多达几十件,很多瓷片上都有“丰成馆”字样。考古队认定,这是定制瓷。能定制瓷器的绝非一般商家,只有“五星级酒店”才有这样的实力。

在新华路与水月寺街交口处,一块刻着“明幞头城西门望瀛门遗址”的石头吸引了人们的目光。郑志利说,从西城墙到运河堤这片窄长的地带,都属城厢经济带。这里分布着缸市街、锅市街、钱铺街……从街巷名称中就能感受到大运河扑面而来的商贸气息。曾经的丰成馆就位于现在沧州包记甜心的位置上。

从新华桥步行到解放桥,800多米的路,走不多远,郑志利就会停下脚步,介绍运河两岸的考古发现和背后的故事:这边出土过隋井、唐墓、金元时期的沉船;那里曾是码头、寺庙、梅公祠遗址;古朴的吕宅已有百年历史,修缮后有望向市民免费开放……

佳焙多(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吕奎边走边听边感慨:快节奏时代,不少年轻人对生活的周边几乎一无所知。这次行走运河,让他对沧州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反躬自省:自己住在北京崇文门,对崇文门的历史文化又了解多少?“受此启发,我觉得企业也有责任做好文化方面的传播和经营,尤其要让年轻人了解这座城。”

考古·绘图·摄影

不同角度讲述运河故事

行走运河活动结束后,大家从解放桥集合,一路向东,来到位于新华区欣怡小区的沧州包记甜心体验店。访谈环节在体验店会议室进行。

郑志利从事运河考古工作已有26年,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都在和各种文物打交道。1998年,他参与到发掘东光码头沉船的考古工作中。当时天气炎热,他们长期野外作业,条件非常艰苦。一天,清理完沉船上的土,一摞摞瓷器展现在面前,他兴奋得两眼放光,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接下来,几乎每天都有重要考古发现,他也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工作状态。从那以后他明白了,考古是能让人达到忘我之境的。

郑志利还从考古学角度讲述了运河出土的各种文物,以及文物背后灿烂的历史。考古过程中,他还得到过乡民不少的帮助,收获了很多感动。他说,所有这些都得益于运河。

无论是行走大运河,还是在访谈现场,沧州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寇金星一直拿着一件“宝贝”——手绘老地图。他用这幅地图串起了沧州城的前世今生。几百条老街小巷、5座城门都被标注出了确切的位置和名称,许多消失已久的宅院、庙宇、医院、学校,也“复活”在了地图上。

寇金星不仅是运河文化的研究者,还是一名水利高级工程师。他从历史和水利的角度讲解沧州州治迁到运河畔的选址原因以及南湖的成因,令人耳目一新。他还说,如今沧州仍有部分街巷保持着百年前的名称和模样,他建议相关部门为这些街巷制作更为醒目的标志牌,让更多人关注古城文化。

我市资深摄影师、新闻摄影记者王少华今年74岁,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气。只要天气好,他一准儿背起相机往运河边跑。在众多题材中,他拍得最多的是大运河,拍摄时间最长的也是大运河。从1976年拍下第一张大运河的照片至今,他倾情拍摄大运河已经48年。

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数万张照片是王少华献给母亲河的礼物。活动现场,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不同角度的运河的模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惊呼:“运河太美了!”他说,多年行走运河,记录、见证了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修复与城市建设的蝶变,对这条河的变化感受颇深。他展示不同年代的堤顶路,展示运河沧州段上种类、数量不断增多的鸟儿,展示沿线的村庄和景点、人们的生活和笑脸……在他的镜头下,流过悠悠岁月的大运河,清秀得像个水灵灵的小姑娘。

匠心与品质

文化元素融入品牌设计

沧州包记甜心驻足运河畔,在不同的时空传承着运河文化:甜品有运河地标景观的创意,包装上也有不少沧州文化的印记。参观时,大家感受最深的是甜点师们制作甜品时那不急不缓、从容自若的模样。公司副总裁张辛军说,甜品是有灵魂的,每份甜品都承载着制作者的用心与情感。有人赞叹,在快节奏的今天,一家甜品店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匠心。

副总裁吕奎说,沧州包记甜心的顾客大多是“95后”“00后”,针对这一顾客群,公司有自己的媒体矩阵,但他们并不过度营销,而是首先追求品质,实打实地做好产品和服务。

在访谈环节,吕奎表示,佳焙多奉行“七二一”的经营原则。“七”指的是坚持现代化的经营原则,包括店面设计、经营体系等,这部分在企业经营中占比70%;“二”指的是研究所在地的文化心理,在产品、包装等方面,紧扣地方特色,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这部分占比20%;“一”指的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所在地的文化观念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性设计,这部分占比10%。

“沧州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运河文化,还有武术文化、杂技文化等。把这些元素融入包装、设计、制作中,就能让甜品拥有不一样的味道。”吕奎说,这是包记甜心正在发力的方向。

吕奎还介绍了中西方甜品的发展历史和融合过程。他说,甜食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唐宋时期出现蔗糖后,甜食才进入千家万户。19世纪中后期,以面包为代表的烘焙产品从西方传到中国,当时主要集中在运河沿线城市及东南沿海地区。“窥甜食而知富庶。我们选择烘焙这个赛道,就是觉得未来烘焙业大有可为。”

吕奎说,参加这次活动,尤其是了解了大运河和丰成馆的前世今生后,他有了更多的思考。一是几百年前的大运河畔都有“五星级酒店”,今天沧州包记甜心也应该向五星级产品和服务的方向努力。二是有可能的话会在店内做一个丰成馆的文化体验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三是以沧州包记甜心为基地,练好内外功,为更多人带去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让甜蜜味道幸福一座城。

2024-08-27 ——“大运之河 全域走读”大型社会活动(第四场)侧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8552.html 1 心安运河畔 甜蜜一座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