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第03版:03

河间5件一战华工史料

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

本报讯(记者胡学敏)近日,5件与河间一战华工有关的珍贵史料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为有关学者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些史料由河间一战华工后人和河间社会学者捐赠。

前不久,南开大学河间乡村工作站组织成立2024年暑期“河间一战华工”社会实践队。队员来自南开大学、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品部专家祝金梦和北京101中学历史学科教师李杨也应邀加入。他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做好一战华工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

“在法国考察时,我曾看到过多位河间一战华工的墓地,其中一块墓碑上刻有‘直隶河间小史村孙焕亭’字样。”专门研究一战华工资料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张岩表示,社会实践队这次在河间市不仅找到孙焕亭家人下落,获得至少十几位河间一战华工的有关信息,还收集到5件与河间一战华工有关的珍贵史料。

张岩介绍,这些史料包括河间一战华工使用过的物品、早期照片以及与华工有关的视频资料等。其中,社会实践队找到一段视频资料《一战华工歌》,对于研究当时华工的生存状况等具有重要价值。

据悉,这段视频由河间文化学者孙正开于本世纪初录制,视频中的演唱者为河间一战华工唐寿臣的妻子张文玉。歌中唱到“四十五天太平洋过,旧金山港把岸登。七天乘车穿美国,纽约重把战舰登。大西洋里太险恶,四艘快艇保舰行。八天跨过大西洋,勒阿弗尔站当劳工……”短短478个字,把唐寿臣等华工出国工作的缘由、路途中的艰辛、在海外经受的磨难等描写得淋漓尽致。

为了深入挖掘这些史料背后的故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专门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荣耀与牺牲——一战华工的历史印记”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相关史料进行了深入研讨研究。

2024-08-28 河间5件一战华工史料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8656.html 1 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