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第05版:05

社区功能越来越完善

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 本报记者 尹 超 摄影报道

熙园社区“非遗漆扇”主题活动现场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创新服务模式,吸引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开设“暖新食堂”,解决新业态群体就餐难题……社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托起了辖区居民稳稳的幸福。

主题活动乐了居民

8月24日10时,尤梦洁带着孩子来到新华区熙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加“非遗漆扇”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还有十多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孩子们围桌而坐,沉浸在绘本《春扇》的故事中……这是今年尤梦洁第7次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了。

35岁的尤梦洁,家住天成熙园小区,是社区文化、科普活动的常客。“8月上旬我带孩子参加了社区开展的读书会活动,主题是暑期防溺水,特别实用。”尤梦洁说。

熙园社区每个月至少推出两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环保知识科普、健康知识讲座、非遗文化体验、书法交流、文艺演出等,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适合自己的文化“大餐”。

这只是我市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8月20日,运河区市场街社区开展儿童暑期阅读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8月22日,运河区迎宾路社区组织辖区未成年人到沧州市博物馆、运河区城管局垃圾分类体验馆参观学习,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乐趣满满的旅程。

……

进入暑期以来,我市很多社区已开展多场关于未成年人教育的主题活动。

社区有群热心人

在一些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我市很多社区党委创新管理模式,吸引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聚合力量,及时有效解决居民的急难事。

8月26日,大雨过后,文志辉又忙碌起来。他询问小区里住户顶楼有没有屋顶漏水的、查看小区里的下水道有没有堵塞……62岁的文志辉,家住新华区千童北大道社区化建北区,是小区里的热心人。

文志辉是化建北区的老住户,从事过物业方面的工作,有丰富的房屋、路面维修经验,退休后,经常帮小区居民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下水道堵了,如何疏通?屋顶漏雨,联系谁来修理?在化建北区,居民有事就找文志辉,而文志辉也乐于帮助大家。“都在一个小区住,能帮大伙做点事,我自己心里也高兴。”文志辉说。

作为小区里的热心人,文志辉这些年一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比如,帮忙清理楼道小广告、给结冰的路面撒盐等,“其实都是些小事。”文志辉说。

在千童北大道社区,像文志辉这样的热心人还有不少,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收获了不一样的幸福感。

我市很多社区都积极邀请热心居民参与社区共建。新华区站东社区组建起11个“红色智囊团”参与社区管理,成员是辖区里有爱心、有热情、能干事、干实事的党员群众;运河区隆华社区积极打造“好邻居”队伍,吸纳辖区多方力量加入社区管理……

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日前,运河区配件北路社区的“暖新食堂”挂牌开业,为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就餐等服务,不少快递员、外卖员成为这里的常客。

同时,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特别是空巢、高龄老人做饭不方便的问题,配件北路社区还开设了“助老餐厅”,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优质实惠的餐饮服务。目前,我市已经把老年助餐纳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社区里,各种助餐服务正快速发展起来。

在运河区兰亭苑小区紧邻西门的一栋居民楼一层,有一个既用作社区图书室、又向社会开放的“遇书房·城市书吧”。这个书吧由运河区双金社区和沧州市图书馆共同打造,沧州市图书馆为这里提供各类书籍,并定期更新,可与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

据了解,市区已有56家图书馆(室)实现通借通还,满足了附近居民的阅读需求。

社区连接着千家万户,随着各项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区逐渐成为居民幸福的港湾。

2024-08-28 ■ 本报记者 尹 超 摄影报道 社区功能越来越完善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8780.html 1 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