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9日
第12版:12

手术室护理中如何防止感染

王敏 齐河县中医院

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外科手术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操作具有侵入性,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因此手术室感染防控至关重要。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还能维护医疗团队的健康和医院的正常运转。以下将详细阐述手术室护理中防止感染的关键措施。

一、术前准备

1. 患者评估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有无感染病灶、免疫功能状态、基础疾病等。对于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应提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控制血糖、治疗局部感染等。

2. 皮肤准备

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前应彻底清洁皮肤,去除污垢和油脂,必要时进行剃毛处理。注意剃毛时应避免损伤皮肤,因为皮肤损伤会增加感染的机会。目前,不剃毛或使用脱毛剂的方法在一些情况下也被采用,以减少皮肤损伤。

3. 环境消毒

手术室的环境消毒必须严格执行。在手术前,应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手术室的地面、墙壁、设备表面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手术间应保持正压通气,空气过滤系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4. 手术器械和物品的准备

手术器械和物品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对于耐高温高压的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对于不耐高温高压的器械,可以选择环氧乙烷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等方法。灭菌后的器械和物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妥善保存,防止再次污染。

二、术中管理

1. 人员管理

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手术人员应穿戴无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和帽子,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护理人员应密切监督手术人员的操作,及时提醒和纠正不符合无菌要求的行为。

2. 手术操作规范

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对于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手术医生应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减少出血和异物残留。在切开和缝合组织时,应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

3. 术中物品管理

术中使用的物品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传递和使用。一次性物品应在使用前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和有效期,避免使用破损或过期的物品。对于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等,应及时更换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4. 切口保护

在手术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切口保护措施,防止切口被污染。可以使用切口保护膜、无菌纱布等覆盖切口周围的皮肤,避免皮肤分泌物和细菌进入切口。

三、术后护理

1. 切口护理

术后切口的护理是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切口的情况,包括切口的愈合情况、有无红肿、渗液等。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按照医嘱更换敷料。对于有引流管的患者,应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2. 患者管理

术后应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包括合理的饮食、休息和活动指导。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力。同时,应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3. 环境清洁

手术后,手术室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清理手术器械和物品、擦拭设备表面、更换手术床的床单等。对医疗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四、加强感染监测

1. 定期监测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体系,定期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2. 病例监测

对手术后发生感染的病例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找出感染的原因和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024-08-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9085.html 1 手术室护理中如何防止感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