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复信非洲50国学者,鼓励他们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智力支持。
非洲多国学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复信彰显了中方高度重视中非学术交流,信中的鼓励令他们倍感振奋,将与中国学者一道为推动非中合作和“全球南方”发展不懈努力、贡献力量。即将召开的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恰逢其时,相信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将为整个非洲、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切实而持久的利益。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提供重要发展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指出,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矢志改革开放的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必将进一步增强世界和平与国际正义的力量,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是此次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的63名非洲学者之一。他说:“非常荣幸收到习近平主席复信。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政府有力推动中非学术交流,帮助非洲提升了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许多像我一样的非洲学者有了更多平台与中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这增进了双方学者互信,为非中合作提供了更有力智力支持。”
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助理马吉德·雷法特·阿布马格德也是联名致信者之一。他对习近平主席复信感到惊喜,反复阅读复信内容。谈起参与给习近平主席致信的缘由,他说:“这是因为中国成功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取得惊人发展成就,我们都是见证者,对此有切身感受,并为之由衷赞叹。”
另一名联名致信者、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机遇,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建设领域,对于实现经济复苏、解决发展不平衡等全球挑战也至关重要。
“非中合作已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之一”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形势,中国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加强团结合作。
阿布马格德对习近平主席复信强调中非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深表认同。他说:“非中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非洲方面迫切需要借鉴中国丰富的发展经验。中国有能力、也有意愿将现代技术和先进产业在非洲本地化,为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联名致信的非洲专家之一、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传播与出版顾问巴勒乌·德米西·科贝德说:“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形势,非中合作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不断向前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表示,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召开,中非双方领导人再次齐聚一堂,共商中非合作大计,将开辟中非关系更加壮丽的前景。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表示,“非中合作已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使这两个古老文明的命运密不可分”。非洲国家普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倡议都体现了全人类共享的价值观,与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协同对接,将有力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
共同推动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期待非洲学者在“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基础上,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中非和南南合作的研究探索,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在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召开之际,习近平主席给非洲学者复信,彰显中方对非洲学者建言献策的重视。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推动下,中非合作论坛为推动双方关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联名致信者之一、尼日利亚《非洲中国经济》杂志主编伊肯纳·埃梅武说。
“来自智库、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们为非中合作提供了‘思想市场’。他们提出的新颖想法推动了非中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穆内内说,“在有关平台框架下,学者们开展政策研究、研讨,提出前瞻性政策,正在塑造全球多项议题,推动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莫西参加了今年3月举行的中非智库论坛会议。他说:“‘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在推动南南合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它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加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进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在全球决策过程中得到倾听。非中合作不仅将促进各国发展,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
据新华社内罗毕8月31日电